这两家位于长宁的单位,入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发布时间:2022-06-04
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于日前正式公布。上海市共有10家单位入选,其中,位于长宁区的有2家——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据悉,今年3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共同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和服务管理工作,旨在从国家层面推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命名工作规范化,充分发掘和利用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并于日前正式公布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展示、宣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历史时期中,为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个人和团队先进事迹的物理空间,也是具备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位于长宁区定西路,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成立以来,该研究所在先进无机材料科学的前沿探索、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涌现出一批以周仁、严东生、殷之文、李家治、郭景坤等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主要包括严东生先生生平展室、严东生先生办公室原址、所陈列室、学风教育场所、老一辈科学家雕像等。生平展室通过50余块科学家精神展板、10余个宣传视频、近千件生平事迹素材,深度展示科学家故事;办公室原址还原了严东生先生办公室场景,让参观者进一步走近科学大家,读懂“科学报国”的信念;所陈列室集中展示了研究所发展历程成就,鼓励科研人员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强国梦实现所作贡献;学风教育场所可以组织参观者进行专题讨论和经验分享,推进科学家精神学习;周仁、严东生、殷之文、李家治四位科学家雕像,则激励科研人员学习几位科学家矢志报国、服务人民、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精神。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坐落在长宁区长宁路上。1928年至今,该所的发展历程,亦是中国科技发展进程的缩影。研究所的周仁、邹元爔、吴自良、徐元森等数代科技工作者坚守“科技创新、报国为民”的初心,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占地面积144平方米,含基地参观、体验互动、学习交流、入党宣誓、寄语祝福等多功能为一体,以图、文、物、感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多功能的陈展空间。基地内展品资源丰富,以周仁、邹元爔、吴自良、徐元森四位老先生的生平事迹为主线,通过多张具有年代感的老照片、证书、科学家珍贵手稿、入党志愿书、实物等,挖掘“闪闪发光”的科学家精神,感悟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科技的发展进程。
科学家科研生活小故事集锦、朗诵科学家诗集、观看“两弹一星”宣传片、与“两弹一星”功勋章和第一块集成电路等合影、“寄语墙”寄语未来等生动的体验方式是该基地的另一特色,让参观者在浓厚的氛围中感受科学家精神的力量,已成为研究所接待来访、科二代夏令营、党建共建交流、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载体。
图片来源于区科委
文字:甘力心
编辑:毕扬静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