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 发布时间:2022-06-25

1.jpeg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2.jpeg

苏州河华政段滨河岸线

3.jpeg

数字长宁体验馆


目前,上海长宁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将奋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开放之城、更富创造力的智慧之城、更有吸引力的宜居之城、更强凝聚力的人民之城。


在“四力四城”的目标指引下,长宁区正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城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进,全区人民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未来的长宁,城区能级将迈上新台阶,发展质效跃上新高度,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人文魅力绽放新光彩,党的建设结出新成果。这里将是成就梦想的奋斗热土、令人向往的人民城市,也是更加美好的幸福家园。


全过程人民民主
从社区走向楼宇园区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充分肯定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成功经验和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示范意义。


而今,虹桥街道是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海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位于虹桥街道的古北市民中心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去年9月,上海市人大与长宁区共建“上海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基地”。


近年来,长宁区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社会治理成效日益显现。截至今年2月,虹桥街道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已上报建议1363条,其中101条已被采纳,征询意见11038人次。作为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听取19部地方性法规草案意见,上报建议305条,其中18条被采纳。


从居民社区走向楼宇园区,长宁以楼宇党建为引领,在楼宇创新推进以“善治理”为特征的楼宇党建4.0模式,进一步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其中,依托楼宇党委和楼委会,长宁在区内“亿元楼”相继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意见征询会,在“楼门口”倾听企业和员工的意见、建议。


通过在楼宇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楼宇联络站,引入“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并设立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长宁区在探索为企业和员工解难题、办实事新途径的同时,不断拓宽人人有序参与治理的新渠道,让楼宇企业和员工也积极参与、体会全过程人民民主。


疫情期间,长宁区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推行社会动员,织密、织牢抗疫防线。通过对符合要求的电商前置仓、超市卖场、便利店、连锁餐饮、药店以党群服务阵地统一命名,长宁区在全区300余个保供网点创建了44家“宁聚里小站”,积极发动在职党员构建街镇、社区、楼栋三级配送网,打通物资供应“最后100米”。依托“宁聚里”党群阵地等设施,长宁区先后建设了18个“小哥驿站”,汇集多方力量筑牢疫情防控“大后方”。


作为上海基层党建品牌“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近年来,长宁区“六个有”主题党日获中组部肯定,行业联盟党建、楼宇党建和“班长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连续七次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并继续蝉联全国文明城区称号,不断擦亮新时代“凝聚力工程”创新发展内涵。


数字产业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6月16日,在上海全球投促大会上,“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正式揭开面纱,预计到2025年,在线新经济产业集群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成为全国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创新高地和数字经济总部集聚带,以及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样板间”。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是长宁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两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机遇。尤其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中,长宁区全域纳入北向拓展带,其中西部19.9平方公里纳入核心区范围,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海市域范围内唯一的中心城区。


一年多来,长宁区发挥区域综合优势,2021年长宁片区综合税收占商务区比重达37.4%,累计引进各类总部型企业40家,以不到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1/7的土地面积,贡献了近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超过1/3的税收。开放特征最鲜明、高端产业最集聚、城区功能最完备、辐射作用最突出的长宁“最虹桥”品牌,已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一张崭新名片。


与此同时,长宁也是上海最具互联网基因的城区之一。早在2000年,长宁区就提出“数字长宁”战略。近年来,长宁始终深耕数字经济领域,形成颇具规模的数字产业集群,目前拥有数字经济企业5800余家,全区亿元以上交易量的电商平台21个,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总额约占全市1/4,居全市第一。


在此契机下,近年来,长宁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21年,全区数字经济企业完成综合税收181亿元,同比增长超45%,体现了数字经济的高成长性和高贡献度。同年,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2200多亿元,占全市比重超20%,居中心城区首位,同比增长50%以上,增速也位列中心城区首位。


以“数字”带动区域发展转型、规模提升,长宁区正努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互促互进,着力建设东部数字技术创新集聚带、中部数字应用场景集聚带和西部数字企业总部集聚带等产业集群。


活跃的制度创新土壤,是数字经济在长宁区发展的重要根基。近年来,长宁持续深化“八张改革特色牌”,推出“一照多址”“一证多址”“验放分离、零等待”等一批全国、全市首创的改革举措,先后6项获国务院通报表扬。眼下,长宁区正积极打造“容缺、容错,扶新、扶特”的营商环境,推广“网址也是经营地址”注册改革举措,支持企业制定“互联网+”行业团体标准,深化在线新经济产业包容审慎监管。


近年来,长宁区功能平台建设日趋成熟,已成功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虹桥智谷”获批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并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目前,区内共有市级入库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6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7家;虹桥临空数字经济产业园、虹桥临空跨国公司(总部)科创园获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特色产业园;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虹桥国际贸易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集政务、商务、金融等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服务。


作为上海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区之一,长宁区内集聚了近6800家外资企业、1500多家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近8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区登记境外人口约占上海境外人口总数1/5。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长期积淀的开放基因,长宁区能够持续承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任务。


为此,长宁已设立“3320”数字化转型战略,以“3区、3带、20个数字专项”为引领,以“十百千万亿”为发展目标,到2025年末将集聚10家行业龙头、100家创新型企业、1000个有引领示范效应的场景应用、1万家企业实现“上云用数赋智”,集聚一批万亿级市值或GMV的头部企业,不断强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特色。


城市更新

最美苏河留给人民


2021年9月23日,在克服了工期紧张、汛期影响、古树保护、文脉传承等难题后,经过4个月的精心打造,长约900米的苏州河华政段滨河岸线“一带十点”全部揭开面纱。源自百年前“圣约翰大学”、由27栋建筑组成的历史建筑群,与今天的苏河美景终于“完美”融合。


近年来,长宁区认真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按照“一江一河”重点区域深度开发要求,在2020年已实现苏州河长宁段11.2公里全线贯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具有长宁区域人文景观特色的苏州河滨水空间建设,将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人民。


其中,苏州河华政段是长宁苏州河城市项链十颗“珍珠”中最为璀璨的一颗。2021年,长宁区在苏州河公共空间贯通的基础上,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为民惠民为目的,发扬“啃骨头精神”,全面推进民心工程,将华政校园整体风貌作为苏河沿线景观的一部分,全力推进华政段沿河岸线改造提升,打造“思孟园”“格致园”“倚竹苑”“獬豸园”“华政桥”“桃李园”“东风角”“法剧场”“银杏院”“书香园”等“一带十点”10个公共空间景观节点。


在苏州河中环桥下区域,更新项目涉及苏州河、新泾港、哈密路所围的约3.5万平方米空间。长宁区通过组团联建,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将桥下空间从“消极”向“积极”转变,按北翟路和中环线将区域分为四个象限,用三种动物形象作为主题展现。


其中,东北象限和西北象限为粉色的火烈鸟,西南象限为深黄色的猎豹,东南象限为黑白条纹的斑马。于2020年年底完成建设的“火烈鸟”区域一经开放,便成为上海热度颇高的休闲健身打卡地。室外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观河平台和景观绿化提升项目也于2021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


在步道贯通的同时,长宁区也注重提升贯通品质,通过净化、绿化和亮化手段,打造静雅宜人的游憩宝地。2019年以来,苏州河长宁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水质标准,成为一条迤逦东流的“绿丝带”。


作为中心城区,长宁区已进入深度转型的关键期,城市更新成为发展城区活力与品质的重要路径。2018—2020年,长宁聚焦第一轮“美丽街区”专项行动,完成了中山公园、“虹开发”核心区、古北新区、兴国宾馆周边等21个街区及道路的更新建设,打造了“艺术愚园”“静雅武夷”“人文新华”“漫步番禺”等4条特色街区,持续推进风貌街区的保护式更新,逐步形成有影响力的城市历史文化名片。


作为长宁区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愚园路沿线保留了丰富的近代住宅和以教育建筑为代表的公共建筑群。在武夷路沿线,“武夷320”地块、“武夷333”地块和多个微更新节点均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这条百年马路也同愚园路一起成为年轻人喜爱、老百姓点赞的城市打卡地。


在新华路历史风貌区,2018年5月正式向公众开放的上生·新所,包含了孙科别墅、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大楼等不同年代的历史建筑,使这里成为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知名度广、影响力大、特色性强的城市更新项目。上生·新所现已启动二期改造,完成后将成为更加现代化、更富含人文气息的上海城市地标。


2021年以来,围绕《长宁区“美丽街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2021—2023)》,长宁区计划再新增8个“美丽街区”,涵盖“慧治金钟”“绿色程桥”“健康泉口”“悦动临空”“亲情伊犁”“荟水天中”“活力紫云”“生态水城”等特色街区,实现所有街镇全覆盖,力争使“美丽街区”覆盖面达到全区面积50%以上。



资料:解放日报

作者:舒 

编辑:毕扬静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