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这2个集体、3名个人荣获市级先进 发布时间:2023-05-08

日前,上海市法治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名单公布,长宁2个部门荣获“上海市法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3名个人荣获“上海市法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上海市法治工作先进集体


1.jpg


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科


善工作、会总结,是政策法规科的一大特色。由该科室牵头申报《深化“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项目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28项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之一,并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与此同时,政策法规科还圆满完成“上海市依法行政示范项目”、上海市民主法治建设课题研究申报、长宁区法治建设优秀案例征集等工作,组织申报的“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国家级)创建”入选第九届“上海依法治理优秀案例”候选案例。


为做好法治培训和法治宣传,政策法规科下足功夫、精心策划。组织全局干部参加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第二届知识竞赛”活动,并以参赛率百分之百、满分率百分之百的优异战绩获得全市各区局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大幅提升干部队伍执法水平。


同时,政策法规科还积极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将《宪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作为法治学习及普法宣传的重点,除加强日常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外,还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不断提升普法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规范文明执法,政策法规科严格落实“三项制度”,规范执法办案程序和自由裁量权,根据工作实际,联合相关科室牵头落实制定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项制度”《实施意见》及《任务分解表》等文件,制定“三项制度”的具体配套文件,确保将“三项制度”嵌入行政执法全过程。


政策法规科坚持以服务优化区城营商环境为大局,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重点,持续增强执法干部法治意识和通过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执法办案,防范执法风险。


9999.jpg


中共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工作委员会


一直以来,虹桥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领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精神,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各项工作。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虹桥街道在全区街镇中率先成立街道法治建设委,全面统筹安排法治工作,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


作为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海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海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虹桥街道已参与100余部法律法规草案或政府规章的意见征询,收集提交1996条建议,其中160条被不同程度采纳。不仅如此,虹桥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坚持“重在参与、形式多元、质量第一”的立法意见征询原则,形成了“民意广覆盖,流程全链条,信息全方位,联动聚合力,征询促法治,宣传接地气”的虹桥经验。


以八五普法开局为契机,虹桥街道扎实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以“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定期开展综合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融执法普法于一体。持续打造“Legal Hi”“法治彩虹桥”等创新法治文化品牌,积极参与法治文化节等专场活动,创新涉外民主法治宣传窗口,制作双语普法短视频微剧场,七年持续更新《国际社区法律事务指引》中英日韩电子书。


在“1+18+X”三级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架构为总布局的基础上,虹桥街道着力打造“家门口”的“一站式”便捷法律服务。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联动,在家门口和楼门口倾听民意,创新性地设置涉外法律咨询、涉外民商事纠纷调解受理点等特色公共法律服务,并在区司法局支持下引入远程视频公证设备,让科技赋能成为高效法律服务新助力。


上海市法治工作先进个人


3.png


任冠申

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综合科科长


17年来,任冠申始终全身心地投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用扎实的法律功底、细腻的共情能力,妥善处置和化解每一起案件。


劳动监察案件的受理和审理工作,面对的绝大多数是劳动者,任冠申除了依法做好案件受理外,还从当事人角度出发,分析案件中的利弊,指引其作出最有利的选择,这样既有利于案件的后续处理,也有利于当事人理解整个案情的进展阶段,为劳动者合法合理的职场维权起到普法效果,为铁面无私的法治工作注入了温情。


在案件审理岗位上,他牢牢守住案件质量这一行政执法工作的“生命线”,既要保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又要确保每一次执法行为符合行政执法的法治要求,务求公平公正,做到不偏不倚,成为长宁区劳动行政执法领域的“守夜人”。


爱学习的任冠申注重提升法律素养,在做好执法服务的同时,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一名公职律师。在工作之余,钻研业务知识,撰写数篇劳动领域的论文与案例,被《中国劳动》等核心期刊录用。同时,他热衷于普法宣传,抽出时间认真编写培训讲义,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企业和劳动者宣传劳动法律,获得了普遍好评。


“案卷就是我们的‘剧本’,执法场所就是我们的‘舞台’,在人生为数不多的选择中,选择了行政执法工作,就要干好,对得起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他用17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彰显了劳动行政执法领域的法治精神。


4.jpg

包奕敏(左)


包奕敏

长宁区审计局财政审计科科长


担当实干是包奕敏的个人“标签”。坚守区审计局法治工作最前线近10年,她承担起艰巨的法治、审理、整改等工作。


审计质量是依法审计的重要保障,审计项目审理是审计机关全面规范和制约审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加强对审计全过程的风险防控和监督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为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项目审理任务,包奕敏经常加班加点,提出审理意见500多条,确保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法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审计保障用法……尤其是在审理过程中,包奕敏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严把审核质量关,切实履行审理职责,规范审理行为。


为促进规范审计行为,促进审计人员增强质量意识,包奕敏带领科室每年组织全局开展优秀项目交流评选活动,并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同时,通过线上政府开放日活动宣传审计法,她参与起草区级审计整改文件推动审计查出问题落实整改,细化深化审计领域信息公开,以更加规范公开促进更大力度整改。


在工作和生活中,包奕敏注重自身法治和审计专业水平的提升,积极学习新修订的《宪法》,并加强学习《审计法》以及审计工作涉及的各业务领域的法律法规,并能在工作中将学习、宣传和贯彻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加强《行政复议法》等法律的学习,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5.jpg


尤丽娜

长宁区人民检察院

第七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


从稚嫩的书记员成长为专业又专注的未成年人检察检察官,从办案小组的带头人成长为部门负责人,尤丽娜致广大而尽精微。


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尤丽娜善于动脑、勇于创新,带领团队建立从业禁止和入职查询制度,被30多家中外媒体报道、被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收;建立的“涉案未成年人帮教保护信息平台”,被最高检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与时间赛跑,72小时督促辖区内线上线下“毒童话”全部下架的经验做法,被最高检官微转发。


日常工作中,尤丽娜以女性检察官特有的细腻和亲和,倾注真心、爱心、热心,综合运用心理疏导、社会调查等特殊检察制度,办好一案、治疗一家、治理一片。


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延伸到学校、社区和家庭,尤丽娜关注重点高危人群,积极推动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尤其注重以专业的未成年人教育理念和切实有效的干预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意识。


不仅如此,她通过联合相关单位,参与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与街道合作的两个涉罪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建设,发挥自身特长开展来沪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还通过举办模拟法庭、开展法治夏令营、举办法治讲座等多种形式,先后对全区所有职技校生、10余所中小学以及各个街镇的数千名未成年人开展法治教育。2020年,尤丽娜入选“上海市民法典宣讲团”,还被最高检评为“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尤丽娜秉持初心、灼灼韶华,只问耕耘、静待花开。



图片由长宁区司法局提供

撰稿:闫 漫

编辑:李冰倩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