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宁区十大“最美好军嫂”的故事(一) 发布时间:2023-10-09

军人是世界“岁月静好”的负重前行者,而军嫂则是家庭“幸福和谐”的默默守护者。她们不穿戎装,却同样放哨站岗,她们的哨位就是家。今年8月,长宁区评选出了十大“最美好军嫂”,一起来认识大家心目中最美的“半边天”吧~


不负白衣荣光——朱晓骏


640

朱晓骏(左三)


朱晓骏的丈夫在海军第九〇五医院服役,是一名军医,她自己也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在儿子1岁8个月时,她的丈夫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任务。丈夫在国外执行任务期间,有天儿子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家中老人只好给正在上班的朱晓骏打电话求助。朱晓骏回到家中看到孩子痛苦的样子,立即带孩子到儿童医学中心急诊就医,被诊断为肠套叠急腹症。幸亏当时就诊及时,孩子没有出现危及生命的肠坏死并发症情况,避免了手术的危险。


日常生活中,朱晓骏非常孝敬公婆,在丈夫执行援藏任务期间,婆婆突然大量便血,她独自陪老人到医院急诊就诊,挂号、排队检查、输液治疗忙得团团转。


朱晓骏作为一名带组的副主任医师,在照顾好家庭的基础上,在医教研各方面的工作上也取得很多成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等。此外,她还先后获得过上海市科学技术二、三等奖,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默默耕耘的“小许老师”——许灵君


640


作为一名军嫂,十几年来,许灵君深深了解这两个字的分量。在经历数年的异地恋和两地分居期间,她用“柔肩”将两家的重担一人挑。同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又将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孩子们。


许灵君与爱人相识于大学毕业之初,爱人军校毕业分配后就奔赴千里之外的祖国边陲,两人刚热恋数月就成了异地恋,这一别就是五六年。在经历几年的异地恋后终于修成正果。但两人新婚不久,爱人又奔赴了南方另外一个城市,许灵君只得再次和丈夫两地分居。两人从原来的电话、短信相恋,又变成了视频通话云相守,一年难得见上几次,聚少离多让彼此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更加默默付出,坚定地支持彼此。


作为一名军嫂,她一人担起了家的重任,琐碎的家庭事务、陪伴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她都是独自承担。正因为她守护了小家的安定,丈夫这几年在军营里屡创佳绩,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丈夫常说“军功章里有她的一半”“她是上天给他最好的礼物”。


作为一名教师,她深知自己肩负教书育人的职责,作为年级组长和教学骨干的她经常加班加点到很晚才回家,刚过而立之年的她近几年竟有了不少白发。从事教育行业10多年以来,她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多次获得荣誉。不仅如此,她还是个热心细致、乐于助人的人,时常带大院里的军娃们一起玩游戏,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小许老师”。


你是军中医生,我是人民公仆——吴越


640


吴越2013年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同年8月成为静安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储备干部。2021年起任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营商环境办公室副主任。


吴越的爱人是一名军医,在海军九〇五医院服役。生活上,他们互敬互爱,彼此照顾,工作上,他们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自参加工作以来,吴越先后就职于社区自治办公室、党政办公室、营商环境办公室(社区发展办公室)。期间,她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工作信条,一步一个脚印夯实业务基础,在居民自治、服务楼宇企业等工作上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2020年起,她所在的街道在营商环境打造、服务经济发展工作方面的比重加大,她负责牵头落实服务企业相关内容,服务对象涵盖辖区32座楼宇园区、1900余家企业。吴越从刚开始的一个人摸索打拼,到成立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八个人的核心工作团队,完成了整理楼宇企业信息档案、走访维护对口重点企业、落地招商引资项目等多项“第一次”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部分资料来源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撰稿:吴佳倩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