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宁区十大“最美好军嫂”的故事(三) 发布时间:2023-10-12

军人是世界“岁月静好”的负重前行者,而军嫂则是家庭“幸福和谐”的默默守护者。她们不穿戎装,却同样放哨站岗,她们的哨位就是家。今年8月,长宁区评选出了十大“最美好军嫂”,今天,继续来认识大家心目中最美的“半边天”吧~


撑起家中一片天——胡妍琼


01.jpg


胡妍琼现任长宁区人民武装部保障科会计,他的丈夫在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一支队服役。自2012年结婚以来,她孝敬老人,关爱孩子,全力支持爱人,展示出新时代军嫂风貌。都说军功章里也有军嫂的一半,军婚注定聚少离多。面对丈夫的经常“缺席”,她没有责怪,而是独自坚强地撑起了家庭一片天,无怨无悔,始终在丈夫背后给予无私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坚持为丈夫守护家庭大后方。


除了照顾好家庭,胡妍琼也有自己的事业。在岗位上,她业务精湛熟练,确保纷繁复杂的数据不出现一丝一毫的误差。凭借着认真执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中的细心和耐心,她办理的各类收支业务做到了“零差错”,得到了人武部上下一致的认可。


在她的支持鼓励下,丈夫出色地完成了奥运会、世博会、亚信峰会及进博会安保等重大任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被武警部队评为保密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和谐家庭、社区的守护者——郭李佳



郭李佳现任虹桥街道虹许居民区干事长,她的丈夫现于武警上海总队机动第二支队服役。她关心部队,守护家庭,用自信、自强、自立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代军嫂的风采。


为支持丈夫在部队安心工作,郭李佳默默地挑起家庭重担。孩子身体弱,经常半夜发烧,每月都要跑好几趟医院,她只能独自一人带孩子去医院。作为军人的妻子,最难的是经历两地分居的煎熬,当她最需要丈夫的关心和爱护时,丈夫却不在身边,但她知道作为军嫂,必须要强大,顶起半边天,才能受得起那一半的军功章。


作为社区工作者,郭李佳经常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化解基层矛盾,保证辖区群众反映的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答复或解决。她认为军嫂在享受丈夫身份带来荣誉光环的同时,更应该自立自强地在本职岗位上作出贡献,用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军嫂最美的样子。


小区大部分居民都知道她是一名军嫂,工作中的她认真又执着,居民们说,“只要找小郭,基本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因为她是一名军嫂,身上带着军人百折不挠的精神头。”


奉献社区的“军嫂书记”——喻晓燕



喻晓燕于2017年开始担任杨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在各项工作中,她冲锋在前,各个自治项目都组织得有声有色,用新举措、新办法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绘出社区治理新画卷。


喻晓燕深知社区工作虽然平凡,却蕴藏着服务民生的大情怀。工作中,喻晓燕时刻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居委全体人员同心、同向、同力,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此外,喻晓燕还特别注重志愿者骨干团队的培养,让志愿者们“起好头”,带领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各项管理、文明环境创建工作中,让更多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


作为一名军嫂,喻晓燕做起事情来毫不含糊,她虚心向周围的老同志学习,用真情打动居民,渐渐地,社区居民对她都很佩服,亲切地叫她“军嫂书记”。


干一行爱一行——谢明


01.jpg


谢明现于区卫健委任职,她的丈夫在上海警备区长宁第一离职干休所工作,此外她还是一名退役军人。成为一名军嫂以来,她默默忍受着聚少离多的煎熬,承担着哺育赡养的艰辛与苦涩,经营着一个军人家庭的和谐幸福,让丈夫安心在军营建功立业。


从成为军嫂那一天起,谢明以军嫂的身份为荣,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孝敬双方父母,与丈夫互敬互爱,支持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军队建设和国防事业,在她的支持下,丈夫逐渐从一名军医成长为一名部队骨干。


“军嫂当自强,军人才安心”。这不仅仅是她一句随口的豪情壮语,更是她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指南。曾有人问她,嫁给一个军人,不觉得生活上有压力,很不容易吗?她毫不犹豫地说:“有压力,但更有动力。当了军嫂,我更懂得军人的不易和伟大,值得我付出一生!”但谁都知道背后的艰辛,可她从来不后悔、无怨言。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谢明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爱岗敬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逐渐成为了科室的业务骨干,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夸奖,受到了居民的好评。


谢明还坚持参加公益活动,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小区志愿者服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使命与担当,用自己的付出诠释军人的初心和使命。谢明常说:“能成为一名志愿者,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我感到无比自豪!”



部分资料来源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撰稿:吴佳倩

编辑:陈   莎(见习)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