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盛典之夜”在新虹桥中心上演 发布时间:2023-10-20
10月20日晚上,“虹秋之魅 舞之盛典”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舞蹈大赛展演暨长宁区“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盛典之夜在新虹桥中心花园举行。来自上海、长三角、边疆民族地区乃至世界的舞蹈队、舞团齐聚长宁,绽放心中美好,演绎上海这座城市与美同行的多姿风采。
晚上7时许,夜幕虽已降临,新虹桥中心花园内却灯火璀璨。随着一支动感欢快的《未来·已来》创意秀,盛典之夜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展演围绕“发现、共享、交流、美好”的理念,弘扬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层层递进、相汇交融,充分展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展演共分四个版块,“缤纷江南”融入长三角地区的优秀舞蹈节目,呈现地区联动,助力长三角公共文化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美好生活”体现上海美育成果,集中呈现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的优秀市民舞蹈节目;“多彩家园”呈现带有各民族特色的舞蹈,展现中华各民族风貌以及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美美与共”则呈现多个国家的风情,同时也是发现美好、共享交流的最佳体现。
现场,观众们不仅可以看到《未来·已来》《春风映江南》《烟雨流金》《醉春风》《莲湘异彩》《快乐节拍》等富有上海各区特色以及深挖非遗内涵的舞蹈,还能看到来自长三角地区安徽省的花鼓灯舞《鼓乡欢歌》、江苏省的《海韵》、浙江省的《潮涌东方》,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的《青春旋律》、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的《同心共筑中国梦》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的《吉祥鼓舞》,以及来上海参加国际艺术节的俄罗斯凯特斯歌舞团的《西班牙之火》、俄罗斯国力远东(红旗)歌舞团的《燃烧的地板》。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演出,为观众们带来了风格迥异、和而不同的舞蹈艺术盛宴。
压轴出场的长宁区艺友舞团更是以一首摇滚热舞《一起跳舞吧》点燃全场。伴随着时尚的快节奏音乐,平均年龄60岁左右的舞蹈成员们,身着多巴胺色彩的服装,以颇具感染力的舞姿,展现了广场舞的热情、积极与活力。这支队伍也将作为唯一一支上海代表团队参与本月28日在贵州贵阳举办的全国优秀广场舞展演。
记者了解到,作为历届市民舞蹈大赛的主办区,长期以来,长宁区聚力打造舞蹈文化品牌。近年来,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国际芭蕾舞比赛等重点项目均落户长宁,形成集舞蹈艺术展演展示、推广普及和创作交流于一体的文化品牌“曼舞长宁”。舞蹈,已然成为了长宁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今年是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十周年,作为重点市级赛事,市民舞蹈大赛也成为了上海市民展现自我风采、追求文化品质、享受艺术魅力的平台。
本次展演,同时也是长宁区“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盛典之夜。据悉,2003年至今,“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已连续举办20届。今年的“虹桥之秋”以“活力最虹桥·欢乐嘉年华”为主题,推出百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购物活动,不仅将活动时间和范围拓展为全年、全域,更联动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长宁区活动、“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计划等,充分展示了长宁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的丰硕成果,将让市民享受独具长宁特色的文化嘉年华。
接下来,长宁区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聚合各级赛事资源,提升舞蹈品牌影响力,让舞蹈成为长宁市民身边触手可及的艺术精品,同时将舞蹈艺术与各类文化艺术供给、旅游购物活动深度融合,以文旅融合赋能城区美好,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让近悦远来的市民游客能够时时处处参与、感受、分享城市精彩生活。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国力,副区长陈颖出席活动。
部分图片来源于区文化和旅游局
撰稿/摄影:甘力心
编辑:程 前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