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寒潮来袭,长宁各家医院开启“最暖”守护行动 发布时间:2023-12-15
寒潮来袭,长宁区区属二、三级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纷纷做好防寒措施,为患者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就诊环境。
寒潮会使天山中医医院老年患者、轮椅车增多,为此医院在应急物资储备中增加食盐,用于降低地面结冰的可能,全面保障患者就诊安全。
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为了预防急冻天气下水管爆裂,开展巡视后用保温材料包裹所有外露水管,为寒流到来做好准备。
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门窗、水龙头、管道、供氧及供暖、供水系统等设备进行重点排查,对室外用水管道的保温防护进行逐一排查,询问病房内供暖情况,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置与加固,确保所有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提前开门,避免居民在寒风中等候;门诊大厅饮水机提供热水,供候诊患者饮用;输液室为输液的患者提供输液暖心手套和保暖毛毯。
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前对供暖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和精细调试,以保证供暖设备正常运行;设置了热水饮用设备,使患者在等候的过程中能随时接到热水;在出入口安装了门帘,在等候区座椅上加了垫子,让患者可以温暖候诊。
在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们及时通过微信群、短信等方式,向广大居民推送降温信息,提醒儿童、老年人和病患等人群注意防寒保暖,如需外出谨慎慢行。
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输液室为就诊患者提供爱心毛毯,病房为住院患者更换保暖性更好的羽绒被,对患者和家属以及护工进行防寒保暖健康宣教;检查空调供暖设施,并在门诊楼加装御寒门帘,同时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为室外管道穿上“冬衣”。
另外,寒冷季节也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何才能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病率?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内科主任赵玉红建议:
出门保暖是首位中老年人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差,寒冷会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造成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因此,有心脏病史的市民冬天外出一定要注意保暖,可以穿件马甲护好胸口,系围巾,戴帽子、手套和口罩,以防热量从领口、袖口跑掉,也防止冷空气从呼吸道侵入,对血管、肺造成伤害。
清晨起床慢半拍
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都在清晨6点到上午11点猝发,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
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刚醒来,心跳频率从慢到快,让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了,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突然坐起来最容易引发意外。因此,早上醒来后不要立刻起身,最好躺着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等几分钟后再起床。
熬夜、抽烟要不得
熬夜的人,肾上腺素的分泌比按时作息的人明显增加,此时吸烟会迅速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心血管,使血压升高、心率增高。熬夜时吸烟更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血管病变的人,危险性更大。
切忌暴饮暴食
冬天来临后,温度降低使得我们需要用食物来补充热量,这就导致了食欲的增加,但也要注意吃的“尺度”。
饮食上注意不要吃得特别饱,七八分饱就可以,尤其是晚上更要有所节制。尽量不吃过甜、过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如羊肉、鸭肉、大豆、核桃、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要做到饮食温软易消化,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寒凉生冷的食物。
图片来源于各医院
撰稿:赵 立
编辑:程 前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