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这场元宵游园会,穿越回了老上海 | 爱申活 暖心春 发布时间:2024-02-24


2月24日下午,长宁区非遗保护中心举办了元宵游园会。市民游客们畅游古戏台、民俗老街,一起猜灯谜、包汤圆、扎兔子灯……感受“老底子”的元宵节。



“是笔不能画,和电是一家,要知有无电,可去请教它(打一用具)”“小白花,飞满天,下到地上像白面,落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下午2点,长宁区非遗保护中心的古戏台两边的横梁上悬挂着一个个圆圆的红灯笼,灯笼下的字谜包含成语、地名、生活常识、历史人物等多方面知识,题材五花八门,孩子们和家长穿梭其中,或凝神思考或交流探讨,绞尽脑汁思考着灯谜的答案。


640

640


自西汉时起,元宵节就有张灯之俗,故又称之为“灯节”。为了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元宵节的习俗,主办方还提供了材料包,由专业老师指导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做兔子灯。“很多像我这个年纪的‘80后’,小时候都有扎兔子灯的美好回忆,今天带着女儿一起做了个兔子灯,感觉自己也回到了小时候。”市民陈女士说。


640


吃汤圆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寓意着团圆、美满。活动现场,大家一起亲手包汤圆。筛糯米粉、揉糯米团,再揪出面团,放在掌心微微压扁,然后将芝麻馅放入其中,包裹住馅料,轻轻地搓成圆球,一个圆滚滚的汤圆就做好了。



随后,工作人员又将纯手工制作的汤圆煮好,大家一边吃汤圆,一边交流着元宵节的传统文化习俗,现场其乐融融,笑声不断。“很多年没有这样热热闹闹过元宵节了。今年在这样古色古香的环境里,一起做花灯、包汤圆,真的是‘老底子’上海的味道,特别开心!”市民秦先生说。



部分图片来源于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撰稿/摄影:甘力心

编辑:李冰倩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