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难事”“烦心事”,他们“帮宁办” 发布时间:2024-03-05

今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带大家走进长宁区政务服务“帮宁办”品牌,感受忙碌在办事大厅、社区和楼宇志愿者暖心高效的服务。


一直以来,长宁区将企业群众办事感受度放在首位,不断拓展“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帮办服务形式、丰富帮办服务内容、延伸帮办服务范围,推出政务服务“帮宁办”品牌,并吸引众多青年成为帮办志愿者,为办事群众提供热心、暖心、贴心的服务。


无需言语  “帮宁办”暖心解难


在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一位男士站在取号机前反复按键查询,看到这一情况,帮办员立刻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随后该名男士拿出手机在备忘录输入“请问新办公司取哪个窗口号?”,帮办员得知他的办事诉求后,也了解到自己面对的是一名聋哑人士,于是通过手语比划、文字书写等沟通方式,指导并帮助该名男士进行新办公司各项业务,完成后告知后续注意事项,让聋哑人士无需言语也能高效办成事。


全程陪伴 “帮宁办”贴心服务


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的帮办服务主打“陪伴”。当新人来到婚登中心大厅后,帮办员主动上前迎候,从初审、复印材料、信息录入、扫码亮证到完成登记,他们始终陪伴左右,进行引导和服务。此外,在特色节日中,区民政局领导也会化身帮办员,为新人颁发结婚证书、送上美好祝福。


足不出户 “帮宁办”上门服务


在江苏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有一支“小蜜蜂”智能行服务队,当听说辖区特困老人陆爷爷出院回到家中,帮办员主动与其取得联系,考虑到陆爷爷年纪大了行动不便,还提供“上门帮办”,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相关手续的办理,陆爷爷连连感叹:“现在的服务真好啊。”


“家门口”“楼门口”

“帮宁办”无处不在


华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联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一网通办”“数字体验官”活动,分别邀请社区居民、企业和“两新”组织,亲身体验在“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换领医保记录册、用“远程虚拟政务窗口”打印医保账户信息等“家门口”“楼门口”的政务服务。


新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打造“新泾智慧E·空间”,其集“为民服务、政务共享、活动沙龙、互动展示”功能于一体,既能为居民预约定制“社区办”“上门办”等帮办服务,帮办员们也会在这里帮老年居民们了解和学习“掌上办事”“一网通办”等线上操作,享受便捷化的数字生活。



“帮宁办”

始终把群众的需求记在心上


周家桥街道、天山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天天帮办”小队在了解到区域内的消防队员们有居住证办理需求后,考虑到消防员工作特殊性,分别开展了一站式窗口帮办服务和“一件事宣传进支队”活动,通过前期的密切沟通以及“居住证办理一件事”,先后为43位消防员办理了居住证相关登记。


“帮宁办”您最需要的事情


仙霞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接待了怀孕36周的高女士,即将前往医院生产的高女士遗失了社保卡,又不巧遇到制卡机故障。为了帮助心急如焚的高女士,帮办员赶紧前往周边的制卡点为高女士补办好了社保卡,又联系高女士要送证上门。深受感动的高女士特地让婆婆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热情服务送上了锦旗。



每一个帮办小故事,都彰显着帮办员坚持不懈为群众服务的风采,他们以“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的服务宗旨,收获来自企业、居民的满意、认可和信赖,也进一步擦亮了长宁区政务服务“帮宁办”品牌。



资料来源于区府办

撰稿:徐梦露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