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长宁3人分别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发布时间:2025-04-28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长宁的陈豪杰、郝龙、吴红萍3人在大会上喜获表彰。陈豪杰和郝龙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吴红萍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陈豪杰
逐梦环卫,铸就非凡
全国劳动模范
(上海高洁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清道大班长)
陈豪杰十六年如一日,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精神,扎根环卫一线,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怀揣对城市热爱和对环卫事业敬畏之心的80后大学生,他将青春融入城市发展,于平凡中铸就非凡。
在菜市场与小商铺林立、垃圾量巨大的清扫“禁区”,他不怕严寒酷暑,用汗水与坚韧书写奋斗篇章,成长为同事信赖的骨干。他身上有创新的火种,改装垃圾车提升车载量、探索油污路面快速处置法、打造立体保洁模式,大幅提高效率。担任班长后,他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一路一档”,持续提升保洁质量,在长宁城区建设中彰显担当,为城区环境品质提升贡献力量。
2015年获评上海市劳模后,他秉持“聚匠心之力,建美丽街区”理念,肩负责任前行,成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第十二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他拓展作业领域、打造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与社区积极共建共治,传递环卫温度。作为人大代表,他积极调研,为环卫事业奔走发声,助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他将个人青春与梦想融入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平凡中铸非凡。
郝龙
精雕细琢,用奋斗书写青春
全国劳动模范
(上海晨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工程师)
作为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上海市技术能手,郝龙从一名汽修学徒工干起,凭借钻研与学习,成长为企业技术主管、首席技师和行业专家。
他主持研发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独创波形诊断法提升检测效率,开发的培训项目获奖并获资助,通过“传帮带”,培训5万人次汽修从业者。他还参与对口帮扶项目,为云南红河州提供课程辅导,承办叉车驾驶项目助力脱贫,自掏腰包建培训孵化基地,累计技能培训逾万人次,转移来沪劳动力约500人。
他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并捐款捐物,为消费帮扶募集资金2000万元,捐款捐物帮助贫困生。他用奋斗书写青春,展现新时代农民工的精神风貌。
吴红萍
扎根社区,用初心绘就幸福画卷
全国先进工作者
(上海市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虹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吴红萍扎根社区12年,注重党建引领发挥“四位一体”作用,推进社区微更新、精品小区建设,改善小区环境品质,完善民生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小区综合改造和综合治理中,她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定“虹旭居民文明十公约”,创立“小蚂蚁”志愿者服务站,创新“透明工作法”,激发居民自治活力,首创“大件建筑垃圾箱房”“喵星人乐园”“蚯蚓堆肥塔”等举措,解决了社区治理中的痛点问题。虹旭居民区获得2022年市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荣誉。
她带领团队成立吴红萍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19年建成上海市第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社区“生境花园”。该案例作为长宁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优秀案例之一,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在2024年“读懂中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展示。2024年底,吴红萍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通过党建联建方式,吴红萍将中环上盖的闲置空间变为“中环无忧谷”,集健身步道、宝宝屋、社区长者食堂、社区咖啡厅等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被评为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她通过与公益基金合作,将生境花园作为文创IP进行转化并组织义卖等公益活动,反哺生境花园的运营。
图片来源于区总工会
撰稿:孔建宏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