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坚持不懈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 媒体视野中的长宁 发布时间:2025-07-05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长宁区隆重举行庆祝建党104周年座谈会,全区以务实举措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基层堡垒。近年来,长宁不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着力锻造先锋队伍;创新探索居民自治新机制,有效整合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服务网络;精心修缮并串联革命旧址,打造可感可触的红色行走路线;积极搭建平台汇聚银发力量,引导老党员们持续发光发热。一起来看,长宁是如何让红色血脉在基层焕发澎湃动能的。
《长宁区表彰基层党建“金银五星” 锻造治理硬核标杆》
6月27日,人民网(上海频道)报道:6月27日,长宁区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座谈会暨第八轮“金银奖”、第五轮“五星奖”表彰会。会议宣读了《中共长宁区委关于命名第八轮居民区党建工作“金银奖”和第五轮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五星奖”的决定》,通过视频回顾了获奖集体的先进事迹,并为第八轮居民区党建工作“金银奖”代表、第五轮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五星奖”代表进行颁奖。
人民网上海频道相关报道
《“上海硅巷”,一支支“红色先锋队”正在突围》
6月27日,上观新闻报道:在6月27日举行的长宁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上海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等18家新兴领域党组织获得了长宁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五星奖”。其中不乏“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内的“元老级”企业。长宁区已梳理形成占长宁GDP90%以上的664家企业名单,拟定走访“十问”,组织开展分层分级走访服务。今年,通过走访服务收集的企业诉求达330条,其中协调解决319条,解决反馈率达96.7%。在帮助一家医药类企业提高产品合格证的签发速度后,企业一季度产值由预计下降60%,转为实际增长15.8%,给企业带来实打实的经济效益。
上观新闻相关报道
《“惟同条而共贯”》
6月29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上观新闻报道:越聚合,越全面,越精细。有居民反映养犬问题,长宁区虹储小区做法是:拍照、留名,40多只宠物犬的“美颜”及所属一一公开亮相展板,同时订公约相互监督。时任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说:“居民区的所有事,和我都有关。治理不是管理,要动脑筋服务,老百姓缺啥我们补啥。大事小事,找到组织都要努力没事。”
《解放日报》相关报道
《“把工作做到心坎上”》
6月30日,《解放日报》头版、上观新闻报道:记者采访了总书记笑称“小巷总理”的朱国萍,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她说基层党建“最重要的是聚人心”。说到聚人心,随改革开放的发展,街居党建转向社区党建,著名的“凝聚力工程”应运而生。源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走访,建立起关心群众的一系列工作机制。
在采访中,朱国萍等基层党建工作者代表也都提出了“如何真正关心骑手小哥”。“在关心凝聚小哥上,社区和街区是有链接点的。”朱国萍说:他们往往有家人在上海,妻子如何就业、孩子如何读书,是心底牵挂的后顾之忧;要关心他们的“八小时以外”,“墙内”“墙外”要真正联动。
《解放日报》相关报道
《仙霞新村街道“霞光联盟”成立 激活商户骑手“双向赋能”》
6月27日,东方网报道:6月26日,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我的街区我做主”骑手友好街区议事协商活动在仙锋街区举行。这场由仙锋街区党支部依托“美好街区共治委员会”发起的活动,现场形成“骑手需求清单”与“街区服务清单”的双向奔赴。“从‘管理思维’到‘服务思维’,关键是让骑手感受到街区温度。”今年以来,街道以“多格合一”打破部门壁垒,在优化17个暖新巢点位、推出“暖新服务包”的基础上,推动商户从“被动配合”到“主动参与”。
东方网相关报道
《上海里弄中,那些星罗棋布的红》
7月1日、2日,《文汇报》、上观新闻报道:在愚园路沿街有数条里弄都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与红色文化内涵,如亨昌里34号是创立于1927年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所在地,如今已建成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长宁区将这些红色点位串联,推出了“百年愚园路上的红色印记”线下行走线路,组织愚园路红色印记宣讲团,带领公众穿弄堂、听故事。
《文汇报》相关报道
《让银发力量绽放时代光芒》
7月3日,《解放日报》报道:长宁区的“宁红讲堂”报告团自1990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有180多名“五老”报告员。其中,李仁杰老书记20多年来为青少年作了500多场报告,5万多人次青少年受教育。新华路街道的老同志柴俊勇担任业委会互学共促联盟轮值召集人,提出“巡回赋能”想法,帮助居委会和业委会解决难题。长宁区退休干部朱国萍所在的萍聚工作室立法联络站为多部法律征集意见,多条意见被采纳。
《解放日报》相关报道
《哪里人气旺?哪里购买力强?上海这份商圈发展报告暨消费排行榜出炉》
6月27日,澎湃新闻APP、澎湃新闻、劳动报网报道:27日,上海市开放战略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1-5月商圈发展报告暨消费排行榜》,对50个重点市级和地区级商圈开展数据监测。全市餐饮规模位居前列的分别是小陆家嘴-张扬路商圈、南京西路商圈、中山公园商圈。
《“首映上海”已促成118部影片首映路演》
7月2日,《文汇报》头版报道:上周末,上海影城化身为史前丛林,《侏罗纪世界:重生》的电影主题海报格外显眼。新华路番禺路路口被几百名影迷占据,翘首以盼这场恐龙世界的冒险之旅。这背后,“首映上海”品牌路演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周,《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在上海举办首映礼,上海影城凭借其专业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成为柯南IP的爆火粉丝打卡地。
《文汇报》相关报道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明晚启动》
7月2日、3日,《解放日报》要闻版、周到上海APP、澎湃新闻APP、澎湃新闻、第一财经报道: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将盛大启动。上海16个区将打造“一区一场景”,开展特色主题活动。例如,长宁区携手国际知名IP芝麻街与LINE FRIENDS,在愚园路推出“BE NEW FRIENDS一起趣玩”时尚消费季。
《解放日报》相关报道
《2025年“宁馨家园·时代好声音”时事讲读进社区活动走进江苏路街道》
6月27日,新民网报道:27日,2025年“宁馨家园·时代好声音”时事讲读进社区活动在长宁区江苏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举行。新民晚报时政中心主编、高级记者宋宁华作主题为《文明实践“微项目”设计:如何用小创意激活社区大能量?》的报告。
新民网相关报道
资料来源于上述媒体
整理/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