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开班 发布时间:2025-07-07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7月7日,长宁区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正式开班。全区11个办班点清凉上线,1600多名小学生顺利“入营”,迎来充实的暑假生活。今年的变化尤其多,延时服务试点、取消长宁学籍限制和报班期数限制、配送课程数量增加……
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天在“第一课”中启程,团区委统筹辖区团建联盟、属地单位等多方力量来为同学们授课。当天上午9点,在华阳路街道爱心暑托班的开班点延中附校,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院长姚薇向孩子们逐个解释——芯片到底是啥?什么是硅基?芯片制造的流程是什么?还在现场实验环节展示了如何运用液氮快速冷冻制作冰晶。姚薇表示:“我很希望小朋友们能够从小有报效祖国的想法和理想,通过上课告诉小朋友我们在电子领域遇到的困难和获得的成就,从而激发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下午1点,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的郭玮宏在新华路街道的办班点复旦初级中学登台,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以“中国人的蓝天梦”为主题的讲演。郭玮宏不仅是一位博士工程师,还是一位相声演员,他用生动有趣的叙述为同学们讲解了航天知识和成就经验。此外,他还着重介绍了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的故事,他设计的飞机可以在空中飞行较长时间,可惜因在飞行表演时为避让跑道上的儿童,年仅28岁便伤重不治身亡,他的人格和才华值得人们敬仰。
与此同时,在天山路街道的办班点民办新世纪中学,三个班级的同学集中在大礼堂,听“从考古到AI”的系列讲座。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研究馆员戎静侃、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志愿者蔡万利作为辖区团建联盟的青年志愿者接连登场。其中,戎静侃带来了以“认识考古——关于人的故事”为题的讲演,引导孩子们理解考古是科学,考古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如何辨别考古和盗墓;蔡万利则把看起来高深的AI主题课程变成了一场充满互动感的游戏,通过“你画我猜”游戏等互动环节鼓励孩子们思考,意识到想让AI准确识别图像,就必须抓住对象的关键特征并加以描述。
除此之外,周家桥街道的无人机体验和机器人体验,虹桥街道的手工课遮阳帽彩绘,仙霞新村街道的“爱蓝色海洋,绘美丽中国”“小蘑菇里的大知识”主题活动和无人机体验,江苏路街道的机器人体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近距离感受科技和人文的魅力,在他们的心中点亮探索世界的火苗。
本次暑托班期间,长宁区将配送1600余节次课程活动。各办班点将结合区域特色,为小学生提供“德智体美劳”教育以及红色教育、心理辅导、益智游戏等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
四大升级
“上暑托班很开心,因为可以学习新知识,认识新朋友”,参加天山路街道暑托班办班点的袁同学说道。
今年,长宁区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实现了四大升级:
· 一是规模再扩大。点位数、班级数和招生数均得到提升,进一步回应“一座难求”;
· 二是托管再延时。经全体家长自愿投票决定,全区目前有“周家桥全期+新华路第二期+北新泾全期”,开展延时服务,从16:00延长到17:00,助力缓解双职工家长的接送难题;
· 三是条件再放宽。取消长宁学籍限制,且可报班数从1期增加到2期,第一期是7月7日—7月25日,第二期是7月28日—8月15日;
· 四是活动再充实。将累计配送1600余节次活动,科普、安全等主题活动轮番上阵,让孩子收获满满能量。
为小朋友的美好暑假护航,长宁区各部门形成合力,实地检查各办班点,共同筑牢暑托班安全防线。此外,团区委及各办班点还联合区市场监管局、红十字会、疾控中心等部门,组织志愿者开展了应急救护、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等实操培训。
部分图片来源于长宁团区委
撰稿/摄影:毛奕云
编辑:程 前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