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长宁这两人荣获国家表彰 发布时间:2025-07-31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近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上海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周宇翔获得表彰。


此次评选表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等大政方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团结奋斗、建功立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长宁两人获得表彰

祝贺!

一起走近他们


翼展长空创宏图

春秋筑梦惠民生



这份荣誉是对春秋扎根民生的肯定,更是我们践行共同富裕的动力。将带领春秋继续搭建区域发展“空中动脉”,让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展现“人民航空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王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聚焦主业,创新发展。春秋航空是国内唯一由旅行社起家、围绕旅游发展起来的航空公司。


在王煜带领下,公司聚焦主业健康发展,机队规模迅速增长至133架;开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带领公司成为唯一一家连续获得过民航局安全运行四率(安全、准点、服务、执行)评比全A最高等级的航司,2022年—2024年连续3年荣获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准点第一名。


他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冲击,提升机队性能,兴建飞行员训练中心、乘务员培训中心、维修训练中心、规模机库,走稳主业发展之路;加大研发投入,实现自主研发运行、维修、离港、销售、安全管理等一整套业务系统,解决很多国外软件“卡脖子”技术难题,筑牢安全运营保障,其中,和虹桥机场合作的旅客自助登机项目荣获联合国绿色方案解决大奖;挂牌成立工匠学院,建立人才数据库,开展技能竞赛,推动劳模工匠选树培育,全力建设一支符合航空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夯实长远发展之基。


胸怀大爱,回报社会。“那颗从2平方米铁皮亭子飞出的,干事创业、艰苦奋斗、回报社会的赤诚之心丝毫未变。”王煜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号召,贯彻落实“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村企结对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专门成立扶贫工作小组和乡村振兴工作小组,带领公司深度融合乡村振兴行动,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收富民、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让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


他领导开展航线开辟和旅游送客相结合的产业帮扶,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就业帮扶,助学助教、奖学奖教相结合的教育帮扶,荒原种树的生态帮扶。坚持航线向老少边红地区倾斜,开通老少边红航线50条,占公司航线总量的22%,搭建“空中走廊”助力中西部地区振兴发展。


2017年开启援疆包机旅游至今,执行援疆旅游包机119架次。2020年以来,为上海对口支援的云南开通芒市、文山、版纳等5条航线,累计输送游客40.5万人。2024年,上海—加德满都—日喀则援藏跨境旅游包机开创先例。


其中,实施的“蓝天筑梦计划”,在云南、贵州等省招募红河籍、遵义籍空乘174名,民族地区占比92%,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超过50%,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公司因此获“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称号,王煜个人也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


心系国家、情系员工。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政协委员,王煜始终坚守朴素的报效国家、为民服务的初心。他围绕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入境游接待体系便利化建设、一线地勤工作环境优化等提出系列高质量建言;他积极探索提高职工收入途径,实行股权激励政策,实施机务人员工时改革,努力让公司发展成果惠及每一名员工。


用数字赋能制造

以创新驱动发展



荣获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肯定更是动力。制造强国的底座是千万家工业企业,作为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家,我会坚持让前沿技术普惠化,助力更多工厂受益于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展现强劲韧性。


——周宇翔(长宁区人大代表、区总商会副会长,上海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2015年,周宇翔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感召回国创业;2016年,他怀着让数据赋能中国制造的愿景创办黑湖科技。历经9年时间,他带领黑湖科技从上海的一支不到10人的初创团队,成长为一家亚太地区服务工厂数量最多的工业软件厂商,成功将前沿技术以低成本、普惠化的方式赋能中小工厂数字化转型。


打造国产化工业软件范式。回国之初,周宇翔精准识别到国内传统工厂生产在数据利用、软性技术等方面存在巨大提升空间。针对众多工厂缺乏有质量的结构化数据、转型门槛高、软件成本重等现状,他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底座,带领技术团队自研云化的生产管理软件,帮助制造工厂实现数字化协作和普惠转型。2020年,周宇翔和黑湖团队面对国内中小工厂普遍没有适配的生产管理系统问题,牵头研发“黑湖小工单”,打造“工业管理软件领域的微信”。凭借较早布局的云化生产管理软件技术,黑湖科技成功突破国产软件长期受西方管理软件品牌主导的格局,如今已成为中国和西方软件厂商普遍采用的工厂数字化解决方案。


推动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周宇翔时常奔赴在偏远地区工业园区和街镇的工厂车间一线,寻找工厂管理问题,带领团队定期到一线工厂调研,提出“从工厂内到工厂间再到供应链”的协同数字化转型路径。根据企业规模不同,研发出“黑湖小工单”“黑湖智造”“黑湖供应链”等适用不同规模工厂的核心产品。其中,黑湖小工单成为以1万元/每年的成本,即可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数据采集难、管理效率低等痛点的典型产品。目前,公司3大产品已服务国内32000余家工厂、超过200万一线工人,公司先后入选10余省份工业互联网资源池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专业服务商,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了良性生态。


当下,黑湖科技超过90%客户为首次启动数字化转型的中小工厂,在长三角、珠三角包含汽配、加工、组装、轻工等各产业集聚带,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中小工厂转型路径,让落后的冗余产能向数据驱动的“新质生产力”转型。此外,结合“双碳”目标下的产业需求,他推动黑湖小工单与西门子合作,将生产数据与碳管理软件打通,使企业碳核算成本从单次3万元降至年费不足2万元,破解“碳核算”难题,推动百家出海企业绿色转型。



资料来源于上海发布、解放日报

编辑:李妍蕾、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