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士商场与公交枢纽直达、白领午餐新选择……这些变化就在身边 发布时间:2025-09-26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心系职工,广纳民智。近年来,区总工会在长宁区委、市总工会的领导下,从参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出发,聚焦民主参与、民主协商,以工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层实践地、“职工之家”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为平台,深入推进职工代表工作站、职工法律服务站、立法信息采集点和基层民主赋能站“三站一点”功能建设,完善人民建议征集机制,构建起职工有序政治参与、立法参与、社会治理参与和基层民主参与的全链条体系,积极打造基层民主实践“工会样本”。


征集案例一

来福“新”荟汇民意

群策群力打通通行堵点


在周家桥街道东片区,长宁来福士商场与中山公园公交枢纽站点间的“阻隔之墙”,曾是周边数千名企业白领的“通勤堵点”——每日绕行的200米路程,不仅拉长了通勤时间,更让职工在早晚高峰的匆忙中平添工作生活的焦虑。作为职工的“娘家人”,周家桥街道总工会以来福“新”荟治理圈建设为载体,锚定职工需求,破解急难愁盼,助力推开了这扇“幸福便捷门”。


深知周边职场白领是“绕行之苦”的主要受影响群体,他们往返商场与公交枢纽的日常,藏着对通行效率与工作生活平衡的迫切诉求。周家桥街道总工会主动担当职工权益“守护者”,敏锐捕捉到这一痛点后,迅速统筹辖区企业工会联动发力。通过开展职工调研、组织建议征集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白领们对通行优化的意见建议,将“打通最后200米”的群众呼声,转化为推动治理行动的有力信号,为后续多方协同攻坚筑牢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图片


治理难题的破解,从来不是单一主体的“独角戏”。周家桥街道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粘合剂”作用,依托街道工会与党建、企业的联动网络,主动投身来福“新”荟治理圈建设协商。一方面,积极对接长宁来福士商场工会,从职工关怀、营商环境优化的角度耐心沟通,让企业深刻认识到“开门”对留住人才、提升消费体验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联动绿化市容、交通建管等相关部门,凝聚“一盘棋”治理思维,组织多方召开协商会议,鼓励大家亮思路、谈困惑、解难题,让“开小门”的计划从最初的构想逐步迈向具体实操,推动多元主体从“各管一段”的分散状态,转变为“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图片

图片


通行优化,安全是底线,便捷是目标。周家桥街道总工会始终紧盯“人车分离、安全保障”关键环节,以民主监督护航方案落地。在方案研讨阶段,积极邀请企业职工代表发声,让职工代表结合日常通勤体验,强调通行安全对职场人群的重要性,推动商场进出口人车分离通道设计更贴合职工通勤节奏;同时,协助交通部门聚焦公交车辆与行人交互区域的安全隐患,支持其提出在公交站点加设护栏、进车柱等设施布局的建议,从职工出行安全视角为细节优化贡献力量。工会以“安全护航者”的身份全程参与,让治理举措既切实解决了“绕行之困”,又牢牢筑起了“安全之堤”,保障职工、行人每一次通行都安心无忧。


征集案例二

面对面倾听职工心声

需求导向破解职场急难愁盼


午餐要么是重油重盐的外卖,要么是排队购买的便利店便当;工间想歇口气,只能挤在工位刷手机;肩颈酸痛得抬不起手,却没时间去医院……这是今年仙霞新村街道总工会在走访中捕捉到的职工心声,这些诉求通过楼宇联合工会服务站传递出来,触发了一场“需求导向型”民主实践:以职工自治参与为核心,联合工会、楼管会、企业、高校、医疗机构共建服务生态,精准破解职场急难愁盼。


图片


依托东方维京党总支、楼委会建立“楼宇联合工会服务站”,每季度收集企业白领职工建议。例如针对“午餐难”,服务站联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放食堂,500名白领职工凭身份证刷码进校用餐,新增干锅窗口匹配白领需求。为让资源整合精准化,工会创立“楼门口”工作机制,形成“需求采集—民主协商—资源匹配—效能反馈”闭环,制定《东方维京大厦服务清单》,企业按需“点单”。2024年新增健康服务点康复科服务,提供慢性疼痛理疗、运动康复指导等,职工投票选定服务时段,午间1小时利用率翻倍。


图片


针对“久坐肩颈痛”的高频诉求,白领职工们投票选定增加“中医理疗+运动康复”的组合服务频次,服务站协调仙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三固定在大厦9层为白领配送健康服务,提供慢性疼痛理疗、运动指导。同时,服务站积极对接楼宇企业,为企业上门提供健康讲座、员工体检报告解读等增值服务;制定服务清单,梳理整合健康服务事项,形成标准化服务清单,企业可根据服务清单进行“点单式”服务咨询,提高惠企服务效率。这些服务不仅提升了职工的健康水平,还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东方维京楼宇服务的实践,本质上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体现。从“抢食堂靠窗座”的欢笑,到午间瑜伽课的深呼吸;从产后康复的暖心火罐,到休息室咖啡机的氤氲香气——这些藏在楼宇角落的“小确幸”,正是东方维京联合工会以全过程民主之笔,为职场人勾勒的“幸福升级路线图”。


征集案例三

金之福集团工会采纳好建议

“小室大爱”提升职工幸福感


上海金之福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之福集团)下属护理院是一家提供专业护理的医疗机构。护理院于2017年开办,目前入住病患达300人,多以长期卧床患者、晚期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和失能失智老年人为主,医护职工队伍近100人。在忙碌的工作中,有些职工感到疲乏,只能在更衣室的座椅上休息。集团工会了解到职工设立休息室的需求,集思广益,汇聚民智,精研方案,最终为职工打造了两间舒适温馨的休息室,成为了她们学习阅读和放松身心的理想场所。


在方案制定和落地过程中,工会充分听取职工意见,与护理院职工代表多次面对面研商,深入考虑职工们的实际需求和日常习惯,做好职工意见征询和消防安全设施添置等工作。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把职工工间休息室的打造目标定为“小而温馨”,不但要满足实用性需求,还要能为职工们提供良好的情绪价值。


图片

图片


经过两个月的实施推进,两间深受职工好评的休息室终于建成了。它被巧妙地划分为三个区域:休息区、休闲区和阅读区。休息区精心配置了卧铺、舒适度强的床品和田园风格的床单被套枕套、蒸汽眼罩和小熊玩偶,可以让职工们在忙碌工作间隙舒缓身心、释放压力。休闲区配备木质桌椅、过滤饮水器、烧水壶、冰箱、绿植和多功能电源插座,旨在为职工们打造一个宁静且宜人的休息环境。阅读区则配备了书柜和阅读桌椅,并提供了丰富的书籍和杂志,供职工们在闲暇时充实自我。除了提供基础的休息设施,休息室还配备了空调、电风扇等设备,以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新宜人。此外,休息室还设立了小小心愿本,供职工们自由表达心声,持续深入了解职工们的真实想法,进一步畅通职工间的沟通渠道。


众“智”成城,将“金点子”转化为“金果子”


近年来,区总工会认真倾听基层声音,广泛汲取智慧,积极整合资源,与各街镇及区内相关职能部门紧密联系,不断地将基层的一个个“金点子”,转化为一个个“金果子”。


打造青年职工“大思政课”品牌

金点子:针对青年职工思想多元等情况,建议整合部门、企业等资源,同时利用新媒体矩阵,创新宣传形式,打造结合青年实际的“大思政课”品牌。(建议人:钱倩)

金果子:区总工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整合各类资源打造“长宁工会大思政课”,发布四大类25门课程菜单和首批阵地目录20项,成立青年职工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职工心里,不断打牢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加强航司交流互动

金点子:针对我区航空服务业发展实际,建议以党建牵头搭建航司间交流互动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助力培育人才,推动行业发展。(建议人:盛雷)

金果子:区人社局扩大航空服务业技能人才竞赛覆盖范围与层级,积极培育选树技能人才;区总工会重点打造春秋航空工匠学院等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强化激励保障,助力航空服务业人才发展。


提升职工居住品质

金点子:针对保障性租赁房在政策宣讲、供需结构、配套完善等方面有待提升的空间,建议创新宣传方式与激励机制,加强供需调研,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升房源配置效率。同时完善配套设施与服务,提升居住品质与社区活力。(建议人:应杨懂)

金果子:区房管局积极开展“保租房毕业季进校园”“送政策进楼宇”等专项活动,形成从宣传到申请再到入住的“一站式”服务。深入调研市场租住需求,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持续完善保租房项目的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高品质、高标准居住环境。


“骑手友好”破解配送难

金点子:针对虹桥街道部分小区配送“进小区难、停车难、配送效率低”等问题,建议试点“早晚高峰临时通道”、在小区外围划定临时停放区、由物业提供临时存车区及小推车协助骑手短驳重物,兼顾配送效率与社区秩序。(建议人:申忠芳)

金果子:虹桥街道积极开展“骑手友好型社区”建设,增设骑手临时停车区、优化部分小区早晚高峰通行路线,同步标注物业企业、配送站点、工会三方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在外卖高峰期,开放外卖车进出,减少配送体力消耗。



图片与资料来源于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区总工会

撰稿:陈容超

编辑:史焕焕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