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非遗亮相本届进博会 发布时间:2025-11-05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图片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进博会举办期间,位于新闻中心内的“上海非遗客厅”华丽亮相,以场景化、生活化的方式营造出独具特色的非遗体验空间,成为传播上海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来自长宁区的非遗叶雕作品《孙科故居》以及海派绣球制作技艺文创也分别惊艳亮相此次进博会。


图片


踏入“上海非遗客厅”,仿佛来到了一个充满江南灵秀与海派典雅的文化殿堂。客厅内,家具、装饰架等元素错落有致,营造出层次分明、动线流畅的空间感,生动诠释了“非遗生活化”的理念。其中,静态展陈的作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动态展示区则充满活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们现场演示传统技艺,观展者还可以亲手体验制作过程,将非遗的魅力带回家。


图片


在“上海非遗客厅”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中,长宁区的非遗叶雕作品《孙科故居》格外引人注目。叶雕是古老艺术,以秋季自然落叶为材,经揉制、雕刻等60余道工序,结合绘画、微刻等工艺,耗时3—4个月制成,成品薄如蝉翼、色泽自然,耐酸碱潮湿且叶黄不脆、筋络不断。这幅作品由长宁区非遗“叶雕”代表性传承人李亚非创作,以上海法桐树叶为料,刻画了邬达克建筑孙科故居,既借天然显意趣,展现天人合一之景,又以叶脉塑造叶片生命感,用艺术诉说着上海的历史文化。


今年,“上海非遗客厅”还展示了14件非遗类的“上海礼物”商品,聚焦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美学的融合创新,集中呈现兼具海派风情与当代审美的非遗产品,生动诠释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来自长宁的海派绣球制作技艺文创产品十分吸睛。


图片


海派绣球是一种集刺绣、编织、构图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海派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宁将海派文化的“大气、包容、精致、多姿多彩”等元素与传统技艺结合,创造出蕴藏着浓郁文化内涵的图案纹样。非遗客厅内展出的海派绣球文创将绣球和小狮子绣饰相结合,满满的国潮风味。“这绣球既保留了老手艺的温度,又能当作日常装饰,摸着手感细腻,看着也喜庆,我简直太喜欢了!”观展者钱女士说。


场馆内,除了静态、动态展示内容外,石库门造型的电子显示屏还以循环播放电子海报及动态视频的方式,将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俗等更多无法在现场进行展陈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带入现场,展现上海非遗魅力。



部分资料来源于乐游上海

撰稿/摄影:甘力心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