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人大代表这样做,让城市温度看得见 发布时间:2025-06-27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近年来,为解决新市民、新青年,特别是城市建设和基础公共服务行业一线建设者、管理者以及各类青年人才阶段性住房困难等问题,长宁区努力优化“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
在今年年初的区人代会上,“筹措建设300张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被全体区人大代表票决为“2025年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江苏路街道代表团也提交了一份《关于优化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 促进中心城区职住平衡的建议》,提出要主动适应不同人群差异化需求,精细管理、完善配套、提升服务,并想方设法改善保障住房分布不均等问题。
为推进“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为民办实事项目人大代表全过程监督工作。曹蕾、李培芳等15位区人大代表组建了第九小组专项监督“筹措建设300张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这个项目的实施和推进。3月以来,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开展调研,带领第九专项监督小组等区人大代表实地察看“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住房租赁供应情况,面对面听取人大代表、职工代表、区内企业、房源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认真记录代表们关于加强周边公共交通保障、提升配套公共服务、推出更多不同区域和类型的房源等意见建议;还召开了人大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座谈会,各相关承办单位围绕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优化问题进行了回应和交流。与会代表指出,优化住房租赁供应体系对于促进人民安居乐业有着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在工作中要进一步丰富筹措方式,加大筹措力度,加强部门协同和运营管理,确保更多有需要的人享受到优惠的保障房源。
在第九专项监督小组的人大代表和江苏路街道代表团建议的助推下,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大筹措力度,共推出了388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已超额完成了原定计划的300张床位。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镇宁路上的晨建公寓,这里提供了40套房源、110个床位,房型多样,周边生活和交通配套设施齐全,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等一线人员的居住需求,已然成为长宁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范本。
“这里离工作的地方近,双人间一个床位才900元/月,而且还是拎包入住,非常适合我们居住。”来自浙江的邵云林在圆通速递江苏路街道站点工作了近20年,自从晨建公寓建成后,便搬了进来,与之前的居住条件相比,这里实惠的租金、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邵云林一样,公寓的住户之一吴月英也是晨建公寓的首批入住者,她是一名环卫工人,平时作业的区域在愚园路上,她告诉记者:“在住进晨建公寓之前,我一直居住在闵行区,每天上班通勤就要一个小时,住在这里就方便多了,每天骑车去工作五分钟不到。”
在各方积极的努力下,目前,长宁正在着力通过非居住房屋改建等方式推动一批潜在项目落地。此外,本年度在东部区域将打造绿庭寓国际青年社区二期、宸屿江苏路店二期等项目,推动东西部职住平衡进一步优化。未来,还将持续优化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让更多群体在长宁安居、乐居。
撰稿/摄影:孔建宏
编辑:竺嘉茹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