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后,长宁将在这些方面发力 发布时间:2025-10-23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10月15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第二批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方案》。其中,长宁区纳入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这意味着什么?近日,长宁发改委对此作了政策解读。


图片


长宁区地处沪宁、沪杭发展轴的“Y”型交汇点,毗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上海连接长三角的“桥头堡”、联通海内外的重要枢纽门户。长宁有着深厚的改革创新基因,从全国最早进行国际招标土地批租、最早建设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家级开发区,到近年来推出的“一照多址”“一证多址”、跨区域网络市场协同监管、“验放分离、零等待”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6项改革创新举措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始终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此次发布的《第二批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方案》,包含两张清单,第一张清单是“复制推广清单”,57条任务举措适用于所有联动创新区,覆盖投资、贸易、金融、数据、科创、人才等6大领域,更大范围释放改革红利;第二张清单是“自主改革清单”,以29条任务举措支持各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长宁联动创新区将重点聚焦鼓励链主企业推进航贸数字化、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培育数据创新实验室。探索设立数据跨境服务站,指导企业开展数据分类分级和网络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聚焦电子材料领域突破性科技成果率先转化和科技企业培育孵化,推动上海硅巷高质量孵化器建设。深化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建设,构建直播经济全流程智慧监管模式,设立市市场监管局广告监测评价中心直播监测分中心,在重点直播企业建立直播监测点。


长宁将结合区域实际,全力推动改革举措落地。一方面加强点上突破,把培育数据创新实验室、优化数据跨境服务、深化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建设等具体任务推进好,锻特色,出亮色,有成色。比如,积极探索构建全流程、多维度、可闭环的直播经济全流程智慧监管模式,发挥实时监测、风险预警、合规提示功能,提升企业直播合规性与精准度,规范新业态发展,营造更安全、可信赖的直播营商环境,为行业健康发展消除“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注重面上整合,以某一个区域或者某一类场景为牵引,打出改革的“组合拳”。比如,打造上海硅巷高质量孵化器,将融入科创、金融、人才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形成改革的超级场景,撬动更大的改革效应,通过自主改革为全市改革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此外,在复制推广清单方面,长宁将进行全面的对标梳理,在供给端细化落地路径,在需求端深化需求排摸,大力推进供需精准对接、场景持续涌现。比如,支持放开港澳律所与内地律所合伙联营出资比例限制、深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鼓励科创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用好引进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用人单位推荐权、推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两证合一”等举措尽快落地、释放红利。


下一步,长宁将通过加强复制推广、联动协同发展和积极深化探索,丰富自贸试验区政策的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具有长宁特色的改革创新成果,进一步放大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效应,在上海全面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中构筑长宁新优势、迸发长宁新活力。



资料来源于区发改委

撰稿:李媛媛

编辑:程   前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