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科协强基础,重协同 推动“弘-培”纵深发展 ——协同促进“科创中国”篇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3日
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工程师文化,是科协服务科创、助力发展的重要工作领域之一。长宁区科协认真学习中央“科技三会”精神,始终坚持贯彻“党建带科建”,主动融入科创版图,发挥组织体系优势,强基础,重协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多管齐下,积极培育工程师文化。长宁区科协成员单位连年开展530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做基础,做经常,在全区促进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展现科技工作者报国为民的风采。
2021年5月,长宁区荣获中国科协授予“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称号,2022年市科协发布《关于探索“科创街区”试点建设工作的函》,科创街区作为“科创中国”的深化和延伸,是长宁试点的重要内容。2023年,长宁区获评首轮创新驱动示范市并出台《全面推进“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今年,区委组织开展了“关于整合科创要素资源,增强创新策源功能,推动科创街区建设”重点课题的调研。“科创中国”,长宁行动,节节推进。
区科协坚持围绕“科创中国”,不断深化探索,把科学家精神和工程师文化深度融汇于主责主业,一体谋划,一并实施。
一是导流学术资源,倡导创新精神。
紧密对接中国科协科技服务团、市区块链协会、市机械工程学会、市服饰学会等10余家国家级、市级资源,搞调研,问需求,做论坛,开展前沿探讨,促进学会优质资源和创新学风下沉基层。
2023年,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科创中国”脑机接口产学融合会议、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科创中国”包容城市产城融合会议分别落地长宁。
二是搭建特色平台,开展创新交流。
2023年,分别以“科学求真”“科技向善”“创新唯美”为主题举办上海硅巷第一届创新说活动,邀请硅巷内来自院所、园区、企业、街道20余名科技工作者做话题分享3场。今年5月和7月,分别举办以“新青年&黑科技”“问题VS方法”为主题的第二届创新说活动。来自华东师范、麦锴、黑湖、氦豚、微系统所、新分众、碳乐界、新微知产等共1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艺术家做相关主题分享,并邀请一众青年观察团与嘉宾交流互动、思维碰撞。今年10月,还将举办第三期“新人论@包容城市”。后续还将开展“新人论@包容城市”主题创新说活动。
三是打造科技小馆,推动志愿服务。
依托区科协成员单位等科技企业现成资源,将前沿技术、新颖产品、创新理念等引入公众生活。自2021年起,已有科大讯飞、联合利华、深兰科技、西井科技、博世、爱立信、诠视科技、晰航、观池等9家企业参加了科技小馆创新探索活动,累计申报实施科普项目12个。
建成科技志愿服务总队1个,分队80余支,累计凝聚科技志愿者3000余人,开展科技志愿活动百余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约万余小时,并出台《长宁区科技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制度》。
世界500强江森自控在北新泾街道开展公益活动,向爱馨苑养老院捐赠300本书籍、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在今年的长宁区科技节启动仪式上,发布上海硅巷志愿服务“科字号”矩阵,吸引更多投身长宁科技事业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