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科协强基础,重协同 推动“弘-培”纵深发展 ——协同传承历史荣光篇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12日
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工程师文化,是科协服务科创、助力发展的重要工作领域之一。长宁区科协认真学习中央“科技三会”精神,始终坚持贯彻“党建带科建”,主动融入科创版图,发挥组织体系优势,强基础,重协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多管齐下,积极培育工程师文化。长宁区科协成员单位连年开展530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做基础,做经常,在全区促进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展现科技工作者报国为民的风采。
“上海硅巷”百年传承,区域内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硅酸盐所都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是近代中国工程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也是长宁科学家精神的发源地。
区科协成员单位注重深度挖掘历史积淀,传承“矢志创新,科技报国”情怀,增添荣光。
一是建基地。
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硅酸盐所于2022年入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上海钱学森旧居于2024年加入全国“钱学森”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联合体。区科协协同江苏街道,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引领,依托钱学森旧居,联合打造社区书院,形成“红+蓝”科普生态圈。
二是讲故事。
每年定期剪辑宣传钱学森科技报国事迹,讲好其归国故事,缅怀前辈,激励后生。
三是做巡展。
先后在区机关大厦、慧谷白猫科技园开展“聆听历史回声,激荡科学精神——建党百年科学家主题展”,宣传周仁、钱学森、吴自良、徐元森等多位老科学家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