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科协强基础,重协同 推动“弘-培”纵深发展 ——协同关爱青科成长(下)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7日
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工程师文化,是科协服务科创、助力发展的重要工作领域之一。长宁区科协认真学习中央“科技三会”精神,始终坚持贯彻“党建带科建”,主动融入科创版图,发挥组织体系优势,强基础,重协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多管齐下,积极培育工程师文化。长宁区科协成员单位连年开展530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做基础,做经常,在全区促进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展现科技工作者报国为民的风采。
区科协坚持落实“四服务”,关注青科群体,广泛发动各成员单位,因势利导,激励青科有抱负、有情怀、有梦想,与科创发展共成长。
一是注重荟聚青科,鼓励建言献策。在2022年区科协换届大会上,代表中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比例同比上升7%,进一步提升青年科技工作者比例。同时,充分发挥中青年科协委员的科技资源优势,鼓励他们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后续将筹建长宁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青年科技者促进会。
二是注重言传身教,与青科共成长。在中国科学院硅酸盐所,积极开展“我眼中的导师”主题征集活动,共设计导师海报18张,分享师生故事5篇。在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高端硅基材料与集成器件实验室,欧欣导师与学生共同奋战,打地铺,抢时间,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可批量制造的钽酸锂集成光子芯片》发表于Nature杂志。在今年的长宁区科技节启动仪式上,邀请到古陶瓷科学家、工艺美术大师徐霁明,超导材料科学家谢晓明,微电子科学家赵建龙通过现场视频或采访,回忆“身边人身边事”,并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同时,还成立了“上海硅巷青年观察团”,汇聚科创、文艺、公益等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观察认识上海硅巷,分享美好时光,激发创新思维。启动了“未来生活参谋部”的科普交流,为老年朋友们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与青年朋友们分享经验、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实现创新知识和生活见识的双向流动,共同参与打造科创生态圈。
三是注重青科亮相,活跃创新生态。区科协成员单位因企而宜,以凝聚创新为导向,纷纷做起青科熟悉的“文章”,开讲青科自己的故事,不断培育有特色的工程师文化,形成氛围,形成品牌。中国科学院硅酸盐所持续举办“东生讲坛”;干细胞集团连续19年举办中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伦理峰会;世界500强博世连续7年组织the spark活动,精准匹配工程师#chill时刻,开展为期一周“没事儿”生活节活动;深兰科技下属深兰科学院持续打造deep talk学习平台;西井科技定期组织westweller同学录活动;黑湖科技组织黑客松创作大赛;新微科技集团开展SIMIC talk活动;上农信开展农业科普讲座;联合利华举办美妆健康领域专题分享会、食品安全领域科普讲座、科学论坛、研发创新挑战赛等活动赛事;奥拓翰明持续面向员工开展《奥拓人》征稿活动......这些活动通过邀请不同领域讲者,分享业界动态、前沿技术、科研成果、行业趋势,进一步诠释注解科技与生活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