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局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歌剧《江姐》文艺主题党课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6日

区应急局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歌剧《江姐》文艺主题党课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2月15日下午,长宁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宛平剧院参加“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文艺主题党课,观看由上海歌剧院演出的大型民族歌剧《江姐》,接受党性教育。

歌剧《江姐》改编自小说《红岩》,讲述了革命烈士江竹筠领导队伍同敌人开展武装斗争,最终由于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解放前夕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

演出前,江姐扮演者为大家讲述了“什么是红岩精神”“歌剧是怎样的艺术”和“歌剧《江姐》角色解析”。

演出开始后,演员们以饱含深情、细致入微、动人心扉的演绎描摹出共产党人的碧血丹心,用精湛的表演艺术再现了一幕幕吟满血和泪的历史篇章。演出场面气势磅礴,情节真实感人,让人深受震撼和鼓舞。舞台上“江姐”身着蓝布旗袍、红色毛衣、洁白围巾,正气凛然,“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经典歌曲《红梅赞》大气恢弘、刚柔并济,一次次唱响,点燃了现场的红色激情,使我们应急人心中深植的红色情结奔涌澎湃,全场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掌声。

演出后应急系统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江姐拥有坚强的意志、忠诚的信仰和无畏的精神,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通过观看民族歌剧《江姐》接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党爱国教育,感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更加坚定了“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并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勇挑重担,推进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展示好应急管理战线的崭新形象和时代风采。

【分享体会】

宣传教育科  杨易:

当下虽然有许多途径可以让我们了解到革命烈士们的故事,但不论是书籍、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比不上全身心投入地观看一场演出,更使人备受感染。歌剧《江姐》告诉我们,革命精神永不褪色,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我们新时代的应急人要接过革命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不负革命使命,勇挑应急重担,做好城区居民的“守夜人”。

应急局办公室  朱筱婧:

今天下午有幸观看了歌剧《江姐》,并听第六代“江姐”扮演者生动介绍了江姐生平和排练过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充分体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们热爱人民、忠诚于党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90后共产党员,我会始终牢记“红岩精神”,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为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应急管理事务中心 赵兵:

今天是不寻常的一天,因为今天是第一次真正地观赏了江姐全剧,整整七场剧目都包围在观众的阵阵掌声中,剧情在剧本的安排下步步逼近高潮,与此同时,我和其他同志一样情感也随之升华,可以说和江姐的情感合二为一了。同时我也感受到现在所拥有的美好时光是用生命、泪水和鲜血换来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继承这种“红岩精神”,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前进。

应急管理事务中心 田旻洁:

我有幸看到了歌剧《江姐》,心里感觉到的是震撼,是一种对个人灵魂从里到外全新的洗礼。音乐激励人心,词曲高亢激昂,让人不得不欣赏这部歌剧,让人不得不震撼于江姐对革命矢志不渝的信念,让人不得不感怀于老一辈革命家为革命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当像先烈们那样,保持一种高尚气节,任何时候都应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像烈士们那样淡泊名利,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事事为群众着想,在灾难面前不妥协,不退缩,只有献身社会,生命才觉得有意义。

应急管理事务中心 朱信龙:

歌剧《江姐》歌颂了在黎明前坚持最后斗争的革命者英勇顽强的斗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我被革命党人威武不屈的精神所震撼。如果不是牺牲了无数的革命烈士,哪有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虽然这已经是历史,但我们后辈要记得这是血写成的历史,让我们永远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关于江姐】

民族歌剧《江姐》作为上海歌剧院的保留剧目,是根据著名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故事的章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改编搬上歌剧舞台,编剧阎肃,作曲羊鸣、姜春阳、金砂,公演于1964年,是中国民族歌剧史上的一座丰碑。

作为影响了几代人的新中国经典民族歌剧的代表作,《江姐》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形象,几十年来一直久演不衰,家喻户晓,保持着民族经典艺术作品的永恒魅力。剧中所塑造的江姐形象就像红岩上的红梅耸立在天地之间,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成了为理想信仰而献身的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代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