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石问路”到“渐入佳境”,科技赋能助推长 宁区人防工作数字化转型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5日
近年来,长宁区国动办紧扣“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能使命,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推进人防宣教进社区、人防工作数字化转型和人防工程公益化使用等重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摸索人防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挖掘“金点子”,献出“金钥匙”,归纳总结出诸多行之有效且值得参考借鉴的工作方法,持续增强辖区居民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长宁国防动员”官方微信推出专题系列报道,带您回顾长宁人防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人防工作数字化转型。
这天,长宁区民防工程管理所工程管理员小张像往常一样开展日常工作,手机突然接收到了一则某地下空间的烟感报警信息。小张迅速联系了值班人员进行监控查看,结合报警时间和监控视频,最终在物联设备附近找到一名中年男子,该男子也承认了之前的吸烟行为,工作人员随后向该男子宣传了该场所严禁吸烟的相关规定,一场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事故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圆满化解。
在长宁,由于人防工程数量众多且分散,相关工作的安全管控此前一直存在较大压力。随着物联感知设备的推广应用,数字赋能的优势不断显现。据悉,该集烟气、温度、有毒气体、红外闯入监测等功能于一身的物联设备,能第一时间将有关信息发送至管理员的手机上,通过让“数据多跑路、基层少跑腿”,早发现、早预警各类风险隐患,在为长宁区基层人防工程管理减负增能的同时,也更好地实现了人防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长宁区国动办始终致力于解决人防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各类堵点和难点,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在优化程序、提升服务、联动互动、数字赋能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长宁区国动办打造的大屏端智能监管平台、PC端综合管理平台以及移动端政务微信应用平台,为长宁区人防事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注入了全新动能。
据介绍,大屏端的建设实现了对人防管理业务的可视化监督管理,让所有内容都能一目了然,围绕统一数据管理、应用场景落地实战内容,最大程度提高线上流程的工作效能;PC端的建设实现了辖区人防信息化系统的多系统融合,夯实人防“数字底座”,实现人防数据的高效处理、交换和共享;而移动端的建设则实现了在线人防设施数据采集和日常监管,形成工作的闭环管理。依托长宁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组成的“两张网”建设,三个平台相互协作、各司其职,通过云计算、大数据、AI算法、物联等多项技术的数字化赋能,为人防工程管理提供全面精准的监管服务。
从无到有、从“0”到“1”,再从“投石问路”到“渐入佳境”……长宁区国动办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逐步打造出信息能预警、事件可感知、数据会思考的数字人防信息化平台,成功跑出人防工程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长宁速度”。下一步,长宁人防将继续以数字人防为支撑,科技赋能适应数字化转型,紧密对接辖区运行“两张网”应用场景,进一步深化人防管理领域物联设施的场景应用,助力实现战备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