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路街道2015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07日
天山路街道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12月7日
2015年,天山路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一号课题”精神和区委相关部署,注重转职能、转理念、转方式,有效推进年度重点工作和任务,确保“十二五”各项指标顺利完成。全年获得了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镇、上海市科普示范街道、上海市先进基层武装部、2013—2015年度上海市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积极推进街道机构改革
紧紧围绕市委“一号课题”精神及相关要求,成立了街道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牵头抓好创新治理研究落实等“一揽子”工作。街道领导班子率队先后赴斜土路街道、虹梅街道以及新华街道等学习参观,同时邀请市、区领导、专家及专业人士到街道进行指导,并通过逐级谈心等形式,做通机关每位同志、特别是职位调整同志的思想工作,确保人心稳定、工作不乱。3月6日,街道举行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推进会暨授牌仪式,正式启动街道机构改革,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内设机构调整、“1+2”党组织挂牌、人员整合等,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磨合,各项工作均转入实质性、常态化运作。
二、全面落实社区公共管理
1、网格化中心建设。成立城市综合管理网格化中心,边运作边完善,通过规范流程、优化机制、调整人员等,发挥网格化中心联勤联动、快速处置的作用,稳妥处置了天山路遵义路口凹陷、遵义路780弄道路路面凹陷的突发事件,得到了市、区相关部门的肯定,并开设“民生之窗”,将社区居民的“急、难、愁”问题进行立案、派单、处置和监督,延伸网格化综合管理的工作触角。网格化中心成立以来,街道范围内共受理案件2053件,办结2053件,办结率为100%。
2、市政建设项目。配合做好天山路680弄(113地块)、天山路680弄1-4号、仙霞路115街坊等房屋征收结转基地的搬迁、强迁、拆房以及后续场地清空等相关工作。目前,天山路680弄(113地块)已强迁2证,带动1证,剩余17证未签约;天山路680弄1-4号还剩余1证未签约;仙霞路115街坊还剩余4证未签约。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未签约户的思想工作,争取早日签约。
3、市容环境管理。加大对轨交、学校、菜场、超市、小区等五大“特定区域”周边的环境整治力度,强化对点位的监督、巡查;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复评和文明指数测评,开展每周一次的联合执法整治,重点对娄山关路、联建新村等区域进行整治并加强后续固守。目前,共查处各类市容违规行为52起,拆除违章约1400平方米,并迎接了市有关部门关于玉屏南路创建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百街千路”示范路段的检查。
4、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家门口工程”建设,累计安装楼道扶手约600米,对7个居民区83个楼组进行楼道粉刷(包括老旧电线整理、楼梯台阶整修、公共部位清理等),绿化建设12300平方米(包括虹桥南丰城屋顶绿化3200平方米),受益居民近8000户。“光明工程”电线改造进展顺利,已落实三村、茅台等7个居民区改造。
三、不断优化社区公共服务
1、企业服务工作。与区商务委、区发改委等部门积极对接,尽快适应招商职能剥离后给企业服务工作带来的变化。在服务制度、服务人员和服务模式上下功夫。服务制度方面,制定《天山街道企业服务工作考核激励方案》,加强对服务工作的管理。服务人员方面,将现有人员分片、分块,把重点楼宇和企业包干到人,明确责任分工;服务模式方面,继续聚焦11幢重点楼宇和160家规模企业,根据企业特点,建立服务档案,延伸贴身服务、个性服务和难点服务。截至10月底,共完成税收30.17亿元,同比上升31.93%。引进41家企业,160家规模企业27.21亿元,同比上升38.52%,落地率为51.38%,单位面积产税4859.4元/平方米。
2、社区民生服务。推进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服务项目优化、人员着装规范、网络平台顺畅;做好“启航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工作,带动整个社区就业水平的提升;做好各类人员的帮困救助工作,确保应帮尽帮;推进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有效发挥“爱照护”、“健众护理站”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优化社区为老服务;举办第五届社区阅读节,新建天山小区健身苑点,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服务。截至10月底,共补助困难人员3.7万人次,金额1747万元,其中低保救助596.5万元,共9412人次;职业介绍窗口推荐就业1165人次,求职登记1829人,成功录用644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0人;扶持成功创业组织76家;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2060人以内。
3、社区自治共治。召开三届三次社区代表大会和第四次社区委员会,共收到书面意见27条,涉及社区管理、民生保障、文化发展等多个方面,积极对接并解决;完成第十一次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坐班率74.44%,属地率100%,并加强选举后各居委会的管理;加强18个居民区“自治家园”建设,举办社区第三届“睦邻节”,活跃社区自治气氛;推进居委会电子台账的试点,在减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居委会工作规范化建设。成立虹桥商圈天山商业联盟,搭建社区单位参与社区管理的共治平台;坚持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发挥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优势,拓宽解决民生诉求的渠道。
四、切实维护社区公共安全
1、安全社区创建。开展全国安全社区创建,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学校安全、涉水安全等9大类27项安全促进项目,通过信息交流、跨界合作、优势互补等,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目前,街道已接受创建工作专家组的考评,完成了9大类10余项问题的整改,形成整改报告并提交,等待最终结果。
2、安全隐患整治。继续开展群租整治,今年共整治群租120户,并选择了4个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小区开展无群租小区挂牌试点工作。重点做好四村、延西、地铁2号线出入口等治安防范薄弱区域的整治;加强物防技防设施的建设,共更换、添置摄像头近20个,投入经费10万余元;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海探招待所等单位的安全隐患;联合属地公安、消防加强对社区内17家人员密集场所、117家危化单位和液化气钢瓶使用单位、62处地下空间等开展检查,目前共开具消防安全检查单1799张,发现各类消防安全隐患452处,当场整改411处。
3、信访稳控化解。切实发挥好工地群体性矛盾预防化解机制的作用,有效处置了娄山关路445弄居民悬挂横幅等事件。目前,SOHO天山路项目等在建经济楼宇正常施工,虹桥艺术中心、姚连生中学改造及智尚源项目顺利推进,联建新村6幢受损房屋从拆落地大修调整为修缮加固,已启动其中3幢。做好春节、抗战胜利70周年、国庆等重大时间节点的稳控工作;加强对近15名稳控劝返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作用。成立“和健调解中心”,推进社区矛盾化解社会化、专业化格局的形成。截至9月底,共计受理信访120件,解决了115件,其中来访76起,解决了73起,信访解决率为95.04%,无新增重复信访。
五、有效夯实基层党的建设
一是交叉任职试点。根据区委“三建融合”要求,在社区内探索试点“交叉任职”工作,通过居民区、楼宇、驻区单位之间互派党群工作者担任对方的党组织负责人,把区域内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组织和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共同推进社区建设、参与社区治理。制定《天山路街道关于区域化党建“三建融合”交叉任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三个工作组,确立了四种交叉任职模式,制作党建责任清单、党建任务清单、党建服务清单,建立全域发现机制、片区沟通机制、需求众筹机制、项目联动机制和综合管理机制等5项机制,确保“交叉任职”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党工委班子成员带头到居民区上党课,修改班子问题清单、个人问题清单,开展第三专题学习、讨论,做好各类问题整改,以整改推进作风建设;进一步明确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每位班子成员确定重点责任项目;编制《天山路街道内部控制规范手册》,进一步提高街道内控规范水平;加强窗口建设,巩固街道政风行风作风建设成果。
三是社区党建工作。加强“雅玉党群工作事务所”等居民区党建载体建设,每周滚动推进代表接待、团队活动、心理咨询等20多个服务项目。持续推进天山商圈白领中心建设,在区委组织部、区社工委、区民政局等关心下,探索成立天山商圈白领中心服务联盟,推出“乐惠系列”三乐三惠共10项服务项目;优化“党员志愿者工作室”进楼宇、白领午餐等服务措施,今年新增1家白领午餐点;党员“双报到”、吸收志愿者等实现常态化。
四是干部队伍建设。机关干部层面,推进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今年已推荐选拔了正科级干部2名,副科级干部3名。居民区干部层面,结合居民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和居委会换届选举,推进“班长工程”建设,调整居民区班子结构。推进“社区民警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推选11名党员民警到社区兼任党总支副书记,在社区依法治理、治安维稳、矛盾化解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做好社区工作者招录工作,组织117名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笔试,113人通过了体检;筹备建立社区工作者事务所,加强社区工作者的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