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路街道概况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02日

          一、社区概况

天山路街道东起中山西路,西至芙蓉江路,南到安顺路,北抵云雾山路,辖区面积1.91平方公里,下设18个居委会。目前社区有户籍人口7.99万人,实有人口7.57万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区位环境优势明显。天山路街道位于长宁区中部,与新华、虹桥、仙霞、周桥4个街道毗邻。是长宁新虹桥商圈的核心区块,也是区三大重点产业之一时尚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域。

商务楼宇高度集中。辖区内共有商务楼宇20幢,其中尚嘉中心、金虹桥、南丰城等重点楼宇11幢,产业园区2个(上海时尚园、长宁科技园),注册企业4100余家。

公共设施配套完善。社区内有大型公园绿地3个(天山公园、虹桥公园、延天绿地);学校10所(1所高校、3所中学、3所小学、3所幼儿园);医院有天山中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及4个卫生服务站。社区交通便捷,内环、延安路高架、地铁2号线横跨社区,地铁15号线天山路站即将投建。虹桥文化艺术中心、影剧院、商场等文化娱乐设施丰富。

老旧小区比重偏大。辖区共有52个自然小区,其中39个是旧小区,房屋以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工人新村为主,约占街道房屋总面积的70%以上。全区不成套房屋主要分布在天山,面积约19万平方米,占全区80%以上。房屋年代久、基础设施差、出租率高、底楼沿街小店多。

人口结构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人户分离多,是长宁区十个街镇中唯一户籍人口超过实有人口的;残疾人、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多,民政救助各类对象约5300人;外来人口多,共有2.3万,约占总人口的30%,这些都为社区治理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

二、特色工作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立足全区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完成了“补短板”、“五违”整治、地铁15号线建设房屋征收、金融风险防范等重点工作和任务。先后获得“全国安全社区”“全国防灾减灾综合示范社区”“上海市双拥先进集体”“上海市信访先进集体”“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长宁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持续保持全区前列,形成了一批特色工作,主要包括:

(一)开辟阵地,设立天山商圈白领中心,增强区域化党建凝聚力。天山商圈白领中心地处天山商圈中央,于2014年11月26日正式启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政社联动,使党建工作进一步融入商圈企业,将多样、鲜活的服务辐射到各个楼宇。以白领中心为枢纽,又先后在南丰城、尚嘉中心、金虹桥、远东广场等重点楼宇建立“南丰之家”等中心分站点,“一核多点”依托天山商圈党建联盟,开展共建联建,承载服务三大片区、各居民区党组织、“两新”党组织近6000名社区党员,产生了集聚、示范、拓展的区域化大党建效应,提升了天山商圈能级,激发了区域活力。

(二)有机融合,推进“双中心”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形成社区公共管理联动力。完善网格中心与综治中心合署办公模式,打造网格中心为前端,综治中心为后台,行政党组各支队伍整合纳入的区域联勤联动处置管理大平台。依托“12345”市民热线,探索快速发展、快速分析、快速处置、快速反馈的居民投诉解决机制,“双中心”去年全年共受理并处置各类案件6993件,办结率100%。

(三)攻坚克难,完善突发事件、重点矛盾预防处置工作机制,突出社区公共安全管控力。跨前处置快鹿系资金兑付危机,参与稳控劝返3万余人次,牢牢将矛盾吸附在社区,较好地缓解和控制了事态的发展。街道工程建设项目矛盾化解工作小组包案推进,有效化解金虹桥、SOHO天山广场、紫云西路辟建等建设工地群体性矛盾纠纷。依法做好群众疏导和矛盾化解,全力保障地铁15号线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去年全年无一例进京上访事项。

(四)以人为本,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提升社区公共服务亲和力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在长宁区率先推出“蜘蛛网智慧社区”惠民服务版块,居民只需点击即可自助查询各项主要业务的办理方式;同时深化标准化建设,扩大“一口受理”业务窗口范围,于2016年被评定为“上海市5A级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坚持社会化运作,“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升级改造,长宁区首家残疾人“悬灸”服务社在天山社区落成。

(五)关注人文,街道图书馆获“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殊荣,凸显社区文化影响力。社区文化蓬勃发展,每年坚持举办社区“悦读节”、艺术节,建立流动图书馆,开展“图书大篷车”进社区活动,营造“书香天山”浓厚氛围。社区文化中心不断推陈出新,推送的群文节目获评多个国家级、市级奖,40余支群文团队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传播文化。2016年,天山街道图书馆被评为“全国基层最美图书馆”,成为上海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基层图书馆,图书馆内部翻新后,不仅扩建了阅览区域,还增加了馆藏书籍量。

(六)需求导向,以“社情民意气象站”工作法为核心,激发社区自治活力。起源于纺大居民区的“社情民意气象站”近年来逐步覆盖街道18个居民区,各居民区党总支依托“气象站”平台,坚持开展“听民意、问民需、解民忧、聚民心”系列活动,形成“一居一特”自治品牌。2016年街道结合纺大“社情民意气象站”成立十五周年,深入总结“五必报、五必议、五必做”等核心机制在引领动员群众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导推动居民区党建和社区自治创新。 

(七)转型发展,谋划社区共治,扩大企业服务辐射力。不断优化社区代表会议及社区委员会等相关制度,规范社区共治日常运作模式;同时,强化天山商会建设,积极号召会员单位通过帮困、慈善等方式反哺社区。此外,继续深化虹桥商圈天山商业联盟建设,以“服务、互动、助推、共赢”为宗旨,与虹拓办共同推出虹桥商圈周末5小时免费停车等活动,极大提振了商圈知名度和人气,经济效益实现逆势增长。坚持联系走访企业,加强176家百万以上税收企业走访沟通,安排区领导、街道领导通过多种形式走访沟通企业,有效对接和解决企业诉求。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