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民法典》——继承法的新贡献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31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人遗产引起的家庭矛盾不断增多,老年人的法律知识和维权能力亟需与时俱进,从而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犯。

8月20日下午,一场由长宁区图书馆总馆和天山路图书馆分馆联合举办的普法讲座“民法典—继承法的新贡献”在天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讲。本次讲座特邀上海市离退休高级专家协会会员原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奚志根,就新版《民法典》中关于遗嘱继承方面的法条进行讲解。

遗嘱是公民生前对其死后遗产所作的处分和处理其他事务的嘱咐或嘱托。遗嘱牵涉到的财产范围极广,也是现今社会最具争议最热门的话题讲座伊始,奚老师首先讲解了居民们最关心的几大问题,主要包含有遗产的具体类别、继承法的顺序以及遗嘱的六大种类。

接着,奚老师讲解《民法典》中新旧继承法的区别,其中包括新的民法典中增加了打印、录像遗嘱新形式,公证遗嘱也不再效力最优先,而是设定遗嘱最新第一原则等内容。奚老师例举了许多在律师行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让居民们知道自书遗嘱的必要性、注意事项以及有效遗嘱的构成要素,使社区居民对《民法典》中遗嘱继承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和清晰的了解。奚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也会适当提问,居民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给与正确的反馈。

讲座结束后,居民们受益匪浅,通过参加讲座,增强了法律和维权意识。大家都表示奚老师讲课内容丰富、风趣幽默,将严谨的法条讲解得通俗易懂。现场也有不少居民向奚老师提问,奚老师逐一耐心解答。讲座时间过得飞快,居民们都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期待下一次的社区普法讲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