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谣言】电动汽车不怕泡水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14日

来源长宁数字科普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流言:

燃油车在大暴雨中被水浸泡后常常就报废了。电动汽车防水性好,不怕泡水,甚至可以当“陆地潜艇”用。

真相:

理论上来说,电动汽车的涉水能力比燃油车要强。电动汽车因其产品特性,通常在“三电系统”(指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的设计上更加注重密封性,发生浸水的概率小。但是,暴雨时的环境并不可控,洪水的成分也比较复杂,有大量泥沙等成分,比实验室的情况复杂得多。

正常情况下电动车泡水不会有漏电情况发生,如短时间内轻度泡水,经过及时修理后可以正常使用。但是长时间深度泡水之后,电动汽车也照样会报废。暴雨可能会使装配在电动汽车底部的电池剐蹭浸水,造成短路、漏电,从而引发危险。如果电池底部在位移过程中被撞击导致破损,电池包内部进入水汽,也将对电池性能产生较大影响,雨水中的杂质可能会在电池内部导电,导致电芯间短路、电池温度迅速升高,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发生爆炸。

如果电池进水后没有及时拆解,可能对电芯造成腐蚀,也可能导致自燃。而车辆控制系统内部进水后如果水汽未能排净,集成电路板也将逐渐被水汽腐蚀,从而对汽车整体性能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低压系统线束及线缆接头的防水级别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即便三电系统具备防水防尘功能,但电路线束及线缆接头出现问题,一样会使电动汽车浸水后面临较大安全隐患。

另外,不管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除了观察最核心的动力系统有没有被水淹,还需要注意其他一系列问题,比如内部零件在浸泡后受到损伤,裸露的金属钣金件发霉锈蚀、电子设备(音响系统、传感器、线路)被水泡过后不及时维修引发的其他问题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