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推荐】那些藏着知识产权的端午节和粽子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3日
来源:长宁数字科普
幽幽粽香,淡淡竹叶裹着糯米,丝丝甜枣,入口即化......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得名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而作为端午节必吃的粽子,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也融汇了大量的知识产权元素,成为一个时尚的“特色单品”。经检索,与粽子有关的专利有1560余件,有效专利量近500件。
“粽子”早在2012年就已经被个体经营户注册成了商标,商标类别是第九类。在第29类与粽子相关的商标有17个,在第30类与粽子相关的商标有145个。端午节的“粽子”二字甚至被注册了和电子类有关的商标,跟端午节来历息息相关的“屈原”也被注册成了商标,有屈原牌的香料,屈原牌的甜食,还有屈原牌的服装。
商标注册人用节日及相关事物名称进行商标注册,根本出发点是传统节日名称在公众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大众对节日名称感到非常熟悉。
但从一点出发无疑是存在问题的,节日名称较高的使用频率与出现度会使公众在看到该名称时无法分清该名称究竟是商标还是仅是代指节日。这就会使商品的注册不能满足显著性特征,无法起到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作用,而且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混淆,对市场造成一定的打击,其他的商家使用该名称会受到严格的限制。
由于历史原因,个别节日名称在某些类别是被成功注册为商标的。但近年来,根据商标申请的结果,商标局对节日名称注册为商标一直持很审慎的态度,很多与节日直接相关的商标,都没能注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