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冬季泡温泉的正确方式,你了解吗?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9日
来源:上海长宁
寒冬瑟瑟,约三五好友,泡一下温泉,岂不快哉?且慢!温泉虽好,却不是人人都适合。泡温泉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一起来了解一下~
以下人群不宜泡温泉
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肺气肿、贫血的老年人;
②严重动脉硬化的患者以及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的人;
③正值生理期的女性;
④温泉过敏者;
⑤皮肤有伤口、溃烂和严重感染的人。
泡温泉的正确方式
1.先沐浴洁身
泡温泉前先沐浴,可以洗去皮肤汗渍,从而使皮肤更容易吸收泉水中的矿物质,还可对身体进行“预热”。
2.选择合适的汤池
泡温泉前,可先了解温泉的酸碱度和泉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有选择地入池浸泡。
3.掌握温度和时间
温泉水温一般不应超过45℃,温度过高容易引起皮肤问题。泡温泉时应该遵循从低温到高温、每次不超过15~20分钟的原则,并在10分钟左右时出池休息一次。这样既利于身体的排汗排毒,也可以趁机做做舒展体操、补充水分。如果温度过高且时间过长,会加快皮肤老化,对皮肤有破坏作用。
4.空腹或吃太饱都不好
切忌酒后或空腹泡温泉。高水温刺激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容易出现低血压、低血糖,甚至晕厥。吃太饱则会引起消化不良,也易发生意外。
5.注意皮肤清洁和保湿
一般而言,泡温泉后只需擦干身上的水分,同时注意身体保暖,如果皮肤干燥可涂抹一些保湿乳液锁住水分,尽量少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护肤品。如果泡过含硫磺或酸碱浓度过高的温泉,则需用清水冲洗身体,同时清洁头发并用护发素,以免发质干枯、打结和失去光泽。
6.及时补充水分和休息
最重要的是,泡温泉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因为温泉水温高于人体温度,长时间处于温泉水中,汗水不能蒸发,皮肤保护功能降低,容易引起头晕等不适,因此泡温泉不宜时间过长,次数也不宜过于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