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宁区科技节启动!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31日
来源:长宁数字科普
5月24日,以“寄语硅巷 寄语青春 悦享科技”为主题的2024年长宁区科技节在中山公园开幕。市科技工作党委副书记王宇,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倪前龙,区委常委、副区长翟磊,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二级巡视员陆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闫继娜,古陶瓷科学家、工艺美术大师徐霁明,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胡萍和小朋友、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共同启动2024年长宁区科技节。
来自莺悦美育的小朋友们,以一曲充满童真与梦想的舞蹈《小小宇航员》,为科技节揭开了序幕。小朋友们身着蓝色宇航服,舞姿轻盈而富有力量,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仿佛置身于浩渺的宇宙之中。更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上海微系统研究所仿生视觉系统实验室和睿湛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两位机器人也加入了表演行列,人机共舞的表演形式展示了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
今年4月,长宁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多位科普领域的专家,对近年的长宁科普项目筛选评估,最终确定了首批长宁科普金标、银标等分级认证标志。在当天仪式上市科协普及部张萍老师、市科委科普处葛航铭老师为长宁区金标、银标科普项目代表授牌。国际青少儿艺术科普展(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爱立信科技小馆(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好奇妙科创书屋(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上海如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山科普论坛(天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生境花园生境博物馆(新泾镇政府/上海科技馆/上海科荧多媒体发展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获得金标认证。地球日地球村活动(上海动物园)、联合利华科技小馆(联合利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唯爱伴我行上海市住院医师科普月月讲进长宁(上海仁吉金虹诊所有限公司)、青少年创新种子行动(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微芯”科学教育实验室“芯苗”培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眼科健康系列科普(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等6个项目获得银标认证。
随后,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胡萍作了“腔道肿瘤的解聚治疗”的创新分享;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获奖选手、天山中医医院医生钟妍,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为现场观众讲解了“硬核侦探——查癌利器PET-CT”的故事。
启动仪式上,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商务委、区绿化市容局、区科协等部门的下属机构联合签约,共同打造“大食物”服务集群-科普联盟,长宁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金卫峰、中共长宁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史建骏、长宁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顾曹华共同上台见证这一时刻。该联盟将致力于落实国家“科技兴粮”总体要求,做服务、讲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围绕健康生活,唯爱天使基金秘书长吉敏代表仁吉医疗、上海市同仁医院、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新视界眼科医院、上海赫迩希健康科技等7家医疗机构作了健康倡议,“热爱生活,唯爱健康,人人行动”。7家机构将联合推出上海硅巷公开课健康美学系列新课程,服务硅巷、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社区群众。仪式上,中共长宁区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书记 江平、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詹镭共同为“上海硅巷公开课”健康美学系列活动代表授证。
长宁区老科协(筹)陶勇、江苏路街道老年协会陈祺芬会长、华阳路街道老年协会陈蓓芷会长等三位长者代表,号召广大老年人树立未来生活的共识,加强学习,参加科普,丰富老年生活。现场,长宁区科协常务副主席张正行与三位长者代表一同为来自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仿生视觉系统实验室的朱冬晨、睿湛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沙惠伟以及剧嗨文化科技、氦豚机器人科技的科技工作者代表颁发了“未来生活参谋”聘书。“参谋们”将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为上海硅巷的老年朋友们带来人工智能新课程,如人形机器人的新功能等。
活动上,市科技工作党委副书记王宇,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倪前龙,区委常委、副区长翟磊,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二级巡视员陆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闫继娜还一同发布了上海硅巷志愿服务“科字号”矩阵。该矩阵将秉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理念,有效拓宽社会动员渠道,凝聚起更多长宁科技工作者,吸引广大市民投身长宁科技志愿事业。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宁是近代中国工程技术创新的策源地,百年硅巷,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科技历史瞬间。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姚薇、共青团上海市长宁区委员会书记何轶璇为“科字号”矩阵中的“上海硅巷青年观察家”们授牌。随后,上海硅巷青年观察团”的项目主理人周佳慧和“上海硅巷青年观察家“们带领现场观众,共同回顾了百年硅巷的四个历史瞬间,观看了介绍周仁、钱学森、吴自良、徐元森四位老科学家的短视频。
古陶瓷科学家、工艺美术大师徐霁明接受了“上海硅巷青年观察团”的现场微采访,介绍了周仁老前辈的科技报国历程。超导材料科学家谢晓明、微电子科学家赵建龙,在视频采访中,分别回忆了吴自良老师、徐元森老师献身科研的风范,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来自极洞科技的赵群河、矽睿科技的郭慧芳、氦豚科技的孙祺昀、扩博科技的向亚运、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的朱冬晨、中国科学院硅酸盐所的仲鹤等6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畅谈感悟,传承科学家精神,不断创新突破,走向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两路科普集市,有“大食物”“大健康”、人工智能三大板块。农工商超市等7个摊位摆上了丰富的粮油食品;同仁医院等5个摊位,各路名医专家义诊,现场做起了骨密度测试、心脏超声检测,并提供现场推拿按摩科普体验。智能机器人现磨咖啡,来自“民科”搭建的人形机器人有些呆萌又有一些可爱……在5月24日—5月25日为期2天的科普集市中,一批长宁的科创企业、特色科普活动在中山公园集中展示,为市民奉上一场家门口的科普盛宴。
接下来,2024长宁区科技节将围绕科普民生,联合各部门、各街镇和科普基地,在全区开展百场体验性强、参与度广、趣味性高的科技活动,让公众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