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科普说】高温来袭,老年人如何安全度过夏季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5日

来源:长宁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老年人身体调节能力较弱,护理需格外注意以下几点,帮助他们安全度夏。

一、做好防暑降温

1.控制室内温度:保持室温在26℃~28℃,避免直吹空调或风扇,可在空调出风口放挡板,防止受凉。早晚气温适宜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合理安排外出:尽量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如需出门,戴宽边帽、穿透气长袖衣裤,随身携带遮阳伞和小风扇,缩短在外停留时间。

二、保证水分与饮食

1.少量多次补水:老人对口渴敏感度下降,即使不渴也要提醒喝水,每天饮水量约1500~2000毫升,可喝温凉的白开水、淡茶水,避免冰饮(易刺激肠胃)。若老人有基础病(如心衰、肾衰),需遵医嘱控制饮水量。

2.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水分的食物,如冬瓜、丝瓜、番茄、梨等,减少高油高盐食物。食物要新鲜,剩菜尽量不隔夜,如需保存需冷藏,食用前彻底加热。可适当吃些绿豆汤、莲子百合粥等清热解暑的食物,但脾胃虚寒的老人要适量。

三、关注身体状况

1.监测身体变化:每天留意老人的精神状态、体温、血压等。若出现头晕、心慌、出汗多、体温升高等情况,可能是中暑前兆,立即移至阴凉处,补充淡盐水,用温水擦拭额头、腋下等部位降温,症状未缓解及时就医。

2.预防并发症:夏季老人易出现皮肤问题,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物(选择棉质透气款),长期卧床的老人需定时翻身,避免褥疮;糖尿病老人要注意足部护理,防止出汗多导致真菌感染。

四、保证充足休息

1.规律作息:夏季昼长夜短,老人应早睡早起,中午适当午休(1小时左右为宜),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

2.适当活动:选择早晚凉爽时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后及时补水,不可立即洗澡。

五、用药与应急准备

1.妥善保存药品:夏季高温易导致药品变质,需按照说明书要求存放(如避光、冷藏的药品要单独处理),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更换。

2.备好应急物品:家中准备藿香正气水(丸)、清凉油等防暑药品,以及老人常用药,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卡(注明姓名、病史、联系方式等)。

夏季老人护理的核心是“防中暑、保健康、稳状态”,多观察、细照料,才能让他们舒适度过夏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