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科普 创享天山 2025年天山路街道“全国科普月”暨第六届天山科普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9日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部署,近期,2025年天山路街道“全国科普月”暨第六届天山科普论坛在天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功举办。长宁区科协常务副主席张正行,天山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晓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方志斌等出席,社区居民、学校师生、企业代表等80余人共聚一堂,见证科普与社区深度融合的实践新篇章。

活动以“新质科普 创享天山”为主题,聚焦新质科普与科技传播,集中展现了街道在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创新氛围、服务全龄人群等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

张晓钟在致辞中表示,科普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天山科普论坛在区科协的指导下已连续举办5年,街道将深入社区践行科普为民惠民,持续汇聚科普工作合力、着力完善科普设施布局、强化科普多元服务功能,进一步丰富科普服务供给,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为长宁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按下象征希望与创新的启动装置,点亮科技之光,为2025年天山路街道“全国科普月”拉开精彩序幕!

活动现场,天山路街道与天山第一小学、古北路小学正式签署共建共联协议。未来三方将深化合作,推动优质科普资源深度融入校园课堂,通过“校社联动”模式打造沉浸式科学教育场景,构建“课程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天一小学、古北路小学校领导上台分享自身宝贵的实践经验,两校的特色路径为区域科普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天一小学的学生代表现场展示电子探究、科学实验等科创成果,青少年以数据为证、以作品为媒,生动诠释了“小创客”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潜力,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备受瞩目的“天山路街道智联天山·AI创新实验室”项目正式发布。该实验室将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社区教育、为老服务、数字治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让AI技术真正服务于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在“科创未来·汇智天山”微论坛环节,海派非遗面塑传承人张书嘉、特灵科技亚太研发中心赵明、橙禾澄心负责人唐德凯与古北路小学学生代表展开精彩对话。嘉宾们分别从非遗与新媒介融合、节能减碳与智慧社区建设、健康科技服务百姓、青少年科创梦想等角度,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如何赋能社区建设与生活品质提升,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的智慧盛宴。

外场集市活力全开,学生与居民纷至沓来,在展位间穿梭流连,体验“科技+绿色”的直观魅力。科技展示区Explorer机器人带领大家体验前沿科技;低碳科普区则通过旧物改造、垃圾分类游戏等互动游戏,让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轻松学习了低碳知识。

据悉,活动期间街道已积极开展多场贴近居民需求的科普活动。例如,“海派非遗面塑科普手工活动”走进楼宇白领午间课堂,“心肺复苏与AED使用培训”惠及老年群体与商圈职工,“摩天轮转啊转——磁力摩天轮DIY实验课”吸引亲子家庭热情参与,“心理健康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则覆盖天一小学、泸定中学等辖区中小学校,让社区居民、青少年在探索中启迪智慧,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下一步,天山路街道将以本次科普月与论坛为契机,整合区域资源、拓展科普载体、服务全龄人群,持续打造“15分钟科普生态圈”,推动科学普及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让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