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路街道六项举措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5日

天山路街道进一步强化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措施,提升关爱服务水平,促进困境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数字赋能心理健康监测

困境儿童容易遭遇更严重的学业压力、经济困难、家庭成员变故等心理健康风险因素,天山路街道在开展日常接待或巡查走访工作中,居民区儿童主任重点关注困境儿童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征兆或隐患。同时,通过“社区云2.0”平台特殊儿童关爱保障场景应用,将日常走访信息录入困境儿童在线“一人一档”基础档案,可以把握困境儿童心理状况变动情况,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在流动未成年人信息排摸和动态监测上的作用。

品牌引领心理健康教育

天山路街道重视专业机构、社工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依托“T3家长课堂”品牌,街道联合辖区单位橙禾澄心,开展了儿童家长课堂,指导家长认识孩子的心理状态,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并能为家长自身在教育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挫折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T3星耀团”品牌组织儿童参与自导自演舞台剧,从孩子们的思维和视角出发,展现出他们的真实内心。家长可以更加理解孩子,也鼓励同样面临心理问题的孩子勇敢发声,更好地化解自身问题。

多方联动组建关爱体系

深化家校社医联动,链接关爱服务资源,对全面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活动起关键作用。天山路街道在“小马姐姐工作室”的基础上,以务实有效的举措实现司法、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综合保护的融合,更好地预防和解决困境儿童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理问题。未保站与学校强化联系机制,学校对发现可能存在异常的困境儿童,及时提出建议并寻求专业帮助。并关注困境儿童的成长环境,对父母双残等有居家照顾需求的困境儿童家庭,结对妇联“邻家妈妈”项目,预防困境儿童因监护缺失产生心理问题的风险。同时链接商圈党委,鼓励辖区爱心企业为困境儿童送上开学大礼包、成长大礼包等,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专业加持心理健康服务

专业医疗机构是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天山路街道对接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心理体验活动或心理成长课程等形式为困境儿童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为有需要的困境儿童提供及时的心理健康干预和精神科诊疗服务。在“2024健康游戏冬令营”活动中,困境儿童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认识过度游戏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压力,感受健康游戏带来的心理疗愈和正能量,家长也学习了如何科学地看待和认识孩子的需求,掌握到正确的教育方式。

完善预警、跟进服务机制

天山路街道不断完善安全保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对遭受欺凌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性侵犯等困境儿童,以及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受到影响的困境儿童,及时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加强心理援助。在日常困境儿童关爱中加大宣传力度,督促困境儿童家长履行法定监护职责,及早发现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畅通家庭、学校、专业服务机构之间预防转介、干预就医渠道,以“随申办”天山路街道旗舰店“未保关爱专栏”为窗口,方便困境儿童和家庭主动求助。

自我提升机构、人才建设

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的深入开展,为工作人员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山路街道面向未保站、居民区儿童之家、辖区儿童福利领域相关机构,在定期培训中保证精神卫生等专业知识培训比重,提升工作人员关爱服务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的水平。结合《未成年人社区工作服务规范指引》的推出,未保站召开服务规范培训会,助力儿童主任、居民区工作人员和社会组织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困境儿童及家庭提供规范化、专业化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筑牢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保护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