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腔圆润 粉墨登场” 2025上海市民文化节 天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文慧沪剧沙龙专场演出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0日
“唱腔圆润 粉墨登场”
2025上海市民文化节 天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文慧沪剧沙龙专场演出
丝竹声起,穿透十月秋光。10月30日的天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厅,戏服的绸缎在暖光下流转光泽,文慧沪剧沙龙的表演者尚未登场,台下长辈们握着茶盏的手已悄然放缓——这场2025上海市民文化节专场演出,早已让沪剧爱好者们翘首以盼。作为敬老月的重头戏,海派非遗的温度正顺着琴弦缓缓蔓延。
水袖轻扬间,百年沪韵流淌。从田头山歌演化而来的醇厚唱腔,在《雷雨》选段中化作繁漪的满腔郁结,真假声交替间,将旧时代的爱恨纠葛娓娓道来;《血染姐妹花》的悲腔未落,《绝处逢生》的铿锵曲调已然响起,表演者的身段随着板腔体节奏起落,每一个眼神流转都藏着岁月打磨的功底。戏服上的盘扣轻轻颤动,与台下此起彼伏的叹息、喝彩声形成奇妙共鸣。
掌声里藏着时光的故事。前排白发老者的指尖随唱词轻点膝头,那段《庵堂相会》的经典旋律,恰是他青年时与爱人同看的初戏;年轻观众则被创新改编的段落吸引,传统曲牌与现代配乐的碰撞,让这门国家级非遗有了新的注解。演出间隙,戏迷们围坐着轻声交流,吴侬软语里满是相见恨晚的热忱。
曲终人散,余韵悠长。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台下的掌声仍久久未歇,不少长辈仍驻足厅内,回味着方才的经典桥段,与同好交流着对唱段的理解。这场演出既是2025上海市民文化节“艺术共享”理念的生动落地,更是天山社区以文化为媒、致敬长者的暖心实践。正如沪剧从“申曲”到国家级非遗的传承之路,社区对长者的文化关怀也从未止步,未来还将推出更多贴合居民需求的戏曲体验、非遗互动活动,让海派文化的暖意,始终萦绕在天山社区的烟火日常里。
2025年10月30日周四
天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