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挺胸”精气足,脊柱侧弯要不得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29日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的第三大青少年“健康杀手”。为加强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编写了《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以指导规范、科学地开展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及防控工作。

脊柱侧弯属于脊柱弯曲异常的一种,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轻微的脊柱弯曲异常会影响青少年的姿势和体态,使脊柱着力的作用点不平衡,易产生疲劳感和背部不适,严重的会损伤脊髓和神经根,甚至造成瘫痪。如脊柱不正引起了肋骨和胸廓的畸形,还将造成心肺功能障碍。国家自2019年起已经将脊柱侧弯率作为评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年度常规监测指标之一。脊柱侧弯主要分为非结构性脊柱侧弯和结构性脊柱侧弯,其中以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发病原因不明,为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比约75%~80%,以青春期女性为主。特发性脊柱侧弯依据年龄分为婴儿型:0~3岁;少儿型:4~9岁;青少年型:10~18岁。其中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占特发性脊柱侧弯约70%~90%。

脊柱侧弯发病隐匿,早期无疼痛、不适,在青春期极易被忽视。大部分家长对脊柱侧弯的认识不够,往往认为是坐姿不正确,即便发现孩子外观异常,也很少去医院就诊,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机,导致畸形发展严重。据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前期流调数据,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临床数据表明,大约有10%的脊柱侧弯患者进展至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我国约有70余万青少年亟需接受手术治疗。然而,脊柱侧弯矫形是一项风险大、耗费高、治疗过程复杂的大型手术,会为青少年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及经济负担。如果在脊柱侧弯的早期阶段发现疾病,就可以通过佩戴支具等方法,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达到避免手术的目的。对于已经发展到严重阶段的患者,尽早发现尽早手术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成功率。因此,脊柱侧弯患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尤为重要。

个人

1.积极关注个人脊柱健康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颈肩腰背不舒适情况。

2.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控制电子产品使用。课间或休息时做一些放松颈肩腰背及四肢关节的动作。

3.增加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适当增加护脊运动。

4.养成正确坐姿和站姿,读写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不躺卧看书,保持健康用脊习惯和意识。

家庭

1.定期调整桌椅高度,使其适合孩子身高的变化。

2.不在孩子卧室摆放电视等视屏产品,陪伴孩子共同进行体育锻炼。

3.父母以身作则,帮助儿童青少年规划和控制每天的视屏时间和学习时间,并时常提醒,减少持续性久坐行为。

4.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及使用背包,儿童青少年建议使用双肩式背包,保障双肩包两边重量尽量相等。

5.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有益于骨骼健康的膳食,促进脊柱健康发育。

6.对于筛查为疑似脊柱弯曲异常的儿童,应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确诊和治疗。

学校

1.开展学生脊柱弯曲异常防控等相关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和知识讲座,提升师生相关健康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护脊的意识。

2.开展年度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体检筛查,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纳入学生健康档案,培训指导家长或学生掌握拍摄标准躯干外观照片,以及定期观察对比外观体征变化的能力,以便实时监控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病情的变化,避免耽误病情,延误治疗。

3.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4.推广课间“护脊操”,进行颈胸腰椎及四肢关节的放松和锻炼,日常锻炼中针对性增加一些对称性的背伸肌群的锻炼或牵拉,以及脊柱核心肌群的锻炼,如背肌练习、单杠、平板支撑等运动。

5.定期调整课桌椅高度和教室的座位位置;建议有条件的地区,使用高度可调式课桌椅,并按照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定期对课桌椅高度进行调整。

6.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