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基层特色案例 | 文化服务机制创新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7日
来源:上海长宁文旅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优化文化设施布局、完善文化服务功能、规范场馆运行标准、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今年以来,长宁区通过开展基层综合文化活动室功能提升工作,推出一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典型,以典型示范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畅通各类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直达基层,持续增强市民群众的感受度和幸福感。
编者在本次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长宁区地处市中黄金地段,寸土寸金,大部分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具有空间紧凑、功能综合的特点。但也有不少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如虹桥新城、范北、天山二村、纺大、程桥二村、绿八等居民区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充分利用有限的物理空间,立足区域特色,将空间环境优势与多种文化元素有机结合,打造居民家门口的热门打卡地和网红地标,向居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价值,使得居民群众在家门口的“一隅之地”,体验“诗与远方”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现将这些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的案例进行分享。
新风居民区位于天山路街道北部,辖区内共有4个自然小区,居民总户数2389户,实际人口3700人左右,活动室面积180平方米,主要分为图书室和多功能室。图书室拥有各类藏书两百余册,报刊二十余种,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阅读需求;多功能室是集文体、为老为一体的公共空间,通过整合辖区内各类资源,定期开展各类亲子阅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等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新风舞蹈队曾多次参加街道舞蹈展演,并屡获佳绩,旨在营造高水准、聚才艺、有活力的社区群文生态。新风居民区勇于创新,牵头联合小区业委会、物业及社区民警构建的“四位一体”组织,全面开展社区文化共建共享工作。根据社情民意,结合居民对社区治理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想法和需求,做好社区共治家园各项工作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