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舌尖上的幸福”,天山路街道持续推进社区长者食堂服务建设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6日
近日,长宁区社区长者食堂食品安全星级评定检查组食安专家分别到天山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社区长者食堂、社区长者食堂(安顺店)开展区级食品安全星级评定工作。经对食品安全、服务效能等23大类63条指标逐一对照检查评分,天山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社区长者食堂获最高等级五星评定,社区长者食堂(安顺店)获四星评定。
专家组对长者食堂的建设和运营表示肯定。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方志斌陪同并表示,街道将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保障食品安全、落实助餐补贴及适老化标准,持续推进街道长者食堂服务质量规范化,标准化,长效化,切实提升社区长者满意度,认可度,感受度。
近年来,天山路街道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紧密围绕长宁区建设国际精品城区的目标定位,持续构筑以“时尚商圈、活力天山”为主线的经济新模式、生活新体验、治理新范式,更好地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需求,打造“推门就是美好生活”的社区典范。街道以”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为契机,以“低价、便利、健康、美味”为老年助餐服务总体目标,大力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破解老年人吃饭不便难题,让老年人在高质量服务中感受 “舌尖上的幸福生活”,努力实现均衡布局、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真正做到让老年人“食”有所依。
监督管理常态化
街道根据《上海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指标(试行版)》及《长宁区社区长者食堂星级评定工作办法》相关精神要求,组建由街道领导、社区服务办、居民区、市场监管所、消防安全等人员组成的社区长者食堂监督管理检查小组,定期对长者食堂就餐环境、菜品管理、供餐服务、助餐活动、评价改进、燃气消防及食品安全等方面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推动整改落实。
建立社区老龄干部包干责任制,由街道服务办老龄干部牵头,组织各长者食堂和助餐服务场所属地居民区老龄干部每周开展自查互查,在每月社区养老场所工作例会、老龄干部工作例会上通报检查情况,坚守安全底线,明确各方职责,进一步推动社区长者餐饮服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设施布局适老化
食堂入口处醒目地展示长者食堂表示和长者优先就餐时间段,食堂内部专门设有一系列适老化设施,并提供长者服务。设有长者专座、长者舒适扶手座椅,配置血压计、时钟、日历、轮椅、拐杖、放大镜、老花镜等设备,并贴有防滑倒、防烫伤等安全标识。卫生间轮椅可无障碍出入,洗手台下方有足够空间供轮椅推入,洗手台和马桶皆安装扶手。大堂设置长者巡查专人,帮助行动不便的长者端餐至餐桌,及时提供食物碾碎及加热等服务。针对长者用餐,减少腌制、蜡制及动物油脂类食物,食物质地易吞咽,遵循少盐、少糖、少油原则。
公益服务特色化
食堂定期联合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医疗机构、社区单位、企业等开展饮食健康、认知手作、金融反诈等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室推出“关爱长者 食在健康”科普讲座活动,宣传普及老年健康相关知识,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充分利用下午非营业休市时间,开放闲置用餐区域,为社区老人提供场所公益开放服务,接受老人前往休息聊天,并提供免费茶水、报纸杂志等。敬老节期间,社区长者食堂(安顺店)为纺大居民区属地老人举办了“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重阳茶话会活动,受到老人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