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乐龄享天山幸福生活 邻里和鸣谱社区美好新篇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1日
10月17日,“文化四季 睦邻之秋 共织社区睦邻情 共赴天山好时光”暨2024年天山路街道第十二届睦邻文化节主题活动成功举办。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理事、长宁区代表处会长鲁德喜,天山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嘉峰,天山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方志斌,长宁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主任孟刚,以及长宁区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区代表等出席活动。
天山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嘉峰致辞表示,天山路街道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社区为老服务综合体+家门口微养老”两级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精心绘就社区长者“高品质生活”画卷,自2013年创办睦邻文化节,经过十二年的培育和沉淀,“睦邻节”已融入街道“文化四季”整体框架,为新时代老人展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搭建了广阔舞台。
活动伊始,天山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江海歌舞团以大气豪迈、深情动人的开场舞《黄河儿女》带领观众回到激情岁月的日子,重温革命先辈奋斗之路,传递了黄河儿女在新时代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天山路街道围绕“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要求,发布为老办实事各类项目,稳步推进银发乐龄各项举措落细落实,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视频短片《颐养天山 长者之光》通过第一视角展现天山老人一天的精彩生活。从社区长者食堂、生境花园、日间照护中心到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及分中心等,丰富的活动和细致的服务将老人们的每一天串联成线,真切反映了街道对老年群体的悉心关怀和生活支持。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会长鲁德喜、天山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嘉峰为2家市级、区级示范老年人互助睦邻点代表授牌表彰,以扩大睦邻示范引领效应,构建弘扬邻里互助和志愿文化的“邻里互助圈”,打造天山老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载体。
现场举行《阳光下的温暖》新书赠送仪式,长宁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主任孟刚上台为57个睦邻点代表赠书。该书汇集多个公益品牌项目,涵盖助老帮困类、健康促进类和精神文化类的公益项目,反映公益项目受益者的感恩之情和参与公益项目实施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全面展示上海市老年基金会40年公益项目发展成效。
在推动天山社区为老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诸多爱心企业、组织和个人纷纷参与其中,奉上自己的真诚关怀与支持。活动中,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黄艳萍为受益老人代表点亮天山为老助洁服务微心愿。
天山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方志斌上台接受长援农业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企业代表顾月明捐赠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生态鸭蛋200盒共2000枚。这一慷慨捐赠体现了银发经济与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有效链接,也为天山老人增添了一份餐桌上的健康与关爱。
仪式上,上海福寿康居家养老康复护理服务社区域运营副总监何巳刚、上海金之福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运营部部长唐飞、天山路街道社区长者食堂负责人孔凤根、美天天山菜市场社区餐厅负责人生平海上台共同签署了共建联建合作协议,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激活社区共享资源,拓展为老服务项目,进一步筑牢助餐服务网络,共同为每一位社区老人打造舌尖上的幸福“食”光。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伴随着阵阵歌声,文化活动中心红色记忆艺术团与现场观众共同唱响动人肺腑的大合唱——《祖国不会忘记》,用音符传递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用歌声为天山社区文化发展谱写动人篇章,唱出最美的天山夕阳红。
此次睦邻节充分汇聚辖区企事业单位资源设置了主题集市摊位,既有传统中医国粹的搭脉推拿,也有科学精密的全科检查,既有科技感满满的家电展售,也有生活中点滴的便民服务,更有心理健康关爱、金融反诈、法律宣传等服务,为居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互动体验。
下一步,天山路街道将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宜居环境建设,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促进全龄友好社会参与,不断为睦邻文化品牌建设注入新活力,为每一位天山老人幸福晚年保驾护航,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在天山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