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孩子的文化体验,专家们这样建议——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2日

来源:上海科学育儿指导

 

亲子阅读、参观场馆、欣赏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父母都认识到精彩文化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家长们来说,想要丰富孩子的文化体验并非易事。如何确认孩子的兴趣所在?活动又该如何设计开展,才能让娃在轻松氛围中增长见识?以下专家建议,可供家长们参考——

以下内容整理自上海科学育儿指导官网专家问答库。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幼教教研员王菁

Q:女儿已经升大班了,但就是不太爱看绘本,前一阵子连续看了几天昆虫的书,最近又不太肯看了。不过她特别喜欢听电台里的说书栏目,每天早上醒来就要听,偶尔晚上还会缠着我给她讲故事,但让她自己翻书看,就一万个不愿意。这该怎么引导呢?

王菁:学龄前儿童,专注时间短、缺乏阅读兴趣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家长无需过度担心。建议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去书店,让孩子自己挑选她喜欢的1-2本书,根据您孩子喜欢听书的习惯推测她更适合立体一些的阅读方式,因此初期可以选择一些游戏性比较强的书,比如打开后有立体图案的书,画面精美、色彩鲜艳的书等。

另外,阅读时,可以先行预估她的专注时间,在孩子注意力转移前,帮她合上书,告诉她下次接着看,让孩子保持对阅读的期待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宁夏

Q:我家两个女儿,姐姐三年级,妹妹中班。最近发现姐姐迷上了星座还有占卜之类神神鬼鬼的东西,还带着妹妹一起玩水晶球之类的,看都看不懂。听老师反映过课间她们几个小姑娘就聚在一起搞这些,这需要干预吗?该怎么和孩子谈呢?

宁夏:类似的行为确实需要引导和干预,但建议选择柔和的方式。国外对类似的领域有专门的科目分类,通常是神秘学。某些情况下它并非完全的迷信,而确实包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在其中。举例而言,星座和天文学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孩子对前者展现的兴趣也是引导她探索天体知识的契机。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耐下心了解下孩子沉迷的对象,即使确实没有什么营养,也能借此知晓孩子的真实想法。 另外一种情况是,这是孩子的一种社交渠道,等到流行的事物有所转变及年龄增长,她的兴趣也会随之转移,不损害身心成长或影响学习即可。总而言之,堵不如疏,适当干预,巧妙借助孩子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拓展认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