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宝宝讲礼貌、受欢迎,父母应该怎么做?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03日


导言:无论在任何年龄,懂礼貌的人都广受欢迎,礼貌不仅是良好教养的标志,有时还能衬托个性。相信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能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守规矩、有修养、好人缘的小朋友——可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其实方法并不难,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入手,即可让宝宝获得“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父母作为宝宝的第一任老师,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宝宝的模仿参照,在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最好经常去逗宝宝“笑一笑”,鼓励Ta多在家人面前、在熟人面前笑,让宝宝知道微笑是向人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逐渐习惯并喜欢上对他人展露笑容。等到宝宝牙牙学语,就能教Ta关于更多礼貌的知识了,培养宝宝的礼貌意识,关键是以下两点——

一、做好榜样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在任何时候都公正、诚实、善良、有礼貌,就应该确保自己在生活中也这样做。家长与他人互动的方式,与家人用餐时的餐桌礼仪,都会直接成为孩子积累的经验,从而会模仿这些行为。当孩子被无条件地爱着,被尊重地对待,并经常因所做的努力而受到表扬时,Ta自然而然地会在日常行为社交和人际交往上表现出礼貌。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不是平日里的温和慈祥,而是孩子犯错及惹祸时的心平气和。孩子会记住家长在Ta犯错时的行为举止,尤其是对于敏感的孩子,Ta知道自己犯错了,往往已经很胆怯了,此时再受到父母的大声呵斥,就很容易拒绝和他人交流,又在心中留下了对于粗暴式沟通的印象,很可能在以后加以模仿。

在家里创造一个积极温馨的环境,可以让宝宝的童年不承受过大的压力,促进良好的心理和情绪健康;从而能更自然地建立讲礼貌的家庭环境,更有利于宝宝的心灵成长。尤其要注意的是,家里所有的成员都要遵循同样的规则,能够体谅他人的感受,尊重对方的意见,平等友好地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提供展示礼貌的机会培养同理心

教孩子礼貌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为他们提供更多练习社交礼仪的机会。带孩子参加亲友聚会、去餐厅就餐、或是去公园等地方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通过长期的实践,孩子能对“讲礼貌”这件事有一个更准确的理解。

此外,孩子都善于观察,在不同环境中的实践结果会让他们反复确认家长对“宝宝要讲礼貌”的期望和看重;一旦他们意识到礼貌是很重要的,就很快能学会在各种场合保持礼貌,确保不会让父母失望。

而且,经常和他人交流,能快速培养孩子的理解力,造就他们的同理心。善于交流的孩子通常也很讲礼貌,因为他们会更体谅他人的感受,避免使用伤害性的言语和粗鲁的行为去对待别人。

注意!让孩子这样“讲礼貌”不可取诚然,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孔融让梨也好、张良拜师也罢,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观念的变化,很多从古时流传下来的“美德”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了。为此,教孩子讲礼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避免的情况。比如:在不公平的情况下,强行要求孩子向弟弟妹妹谦让,只因对方比Ta年纪小;或者在公众场合众目睽睽的情况下,逼迫比较腼腆的孩子大声和人打招呼……这些所谓的“礼仪”会让孩子感到不适,反而引发他们的焦虑与紧张,甚至把礼貌曲解成口不由心的表面功夫,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

写在最后:

教孩子讲礼貌、懂尊重,是在经营一颗金子般的童心,让他们知道美好的品德远比成绩和物质更加重要,为他们未来的社会交往、学习探索“加油助力”。当宝宝用可爱的童音、真诚的心意对他人说出“谢谢”、“对不起”、“你好”、“再见”时,世界也必会报之以温柔的微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