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周还不适应?这样引导,助孩子更快“进入状态”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1日

来源:上海科学育儿指导

新学期已经开始啦!从安闲的假期重返规律的集体生活,年幼的宝宝们可能需要一段调整适应的过程。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恰当的支持,来了解TA的在园生活,更好地引导和鼓励他们呢?来看看专家的建议吧!

Q:孩子如今2岁2个月,已经上了3天托育中心。现在他连做梦都会说:“不想上幼儿园!”对于这段适应期,作为家长该怎么正确地引导孩子?

A:小朋友不喜欢上幼儿园,刚刚进幼儿园的时候会大哭大闹,并且排斥去学校,确实有很多家长看到这样的情况比较担心和焦虑。一般来说,之前没有上过早教机构或托育机构的小朋友,刚进园的时候都会有一段时期的入园焦虑。这种入园焦虑,可能会表现为哭闹,或者就像这位家长说的,晚上做梦也会说不想去幼儿园。还有早上起床磨蹭赖床、到了幼儿园门口哭闹加剧等情况。

首先,家长不要太担心。因为小朋友在家里已经有两年多了,他的生活是非常自如和自在的,家里的带养人基本上都是顺从孩子的,孩子想吃什么或者有什么需要,甚至可以不通过言语表达,家人都已经比较清楚了。所以小朋友在家里会形成对主要照料者非常强大的依恋。去了幼儿园以后,陌生的环境会让孩子出现不安全感。

遇到这种情况,建议:

第一,家长要坚持送孩子入园,如果孩子通过哭闹发现他可以不去幼儿园,他就会通过更加严重的哭闹来告诉你们:“我拒绝上幼儿园!”所以坚持去幼儿园比较重要。

第二,家长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幼儿园里好玩的事情,来鼓励他去上幼儿园,和小朋友接触,和老师接触。老师会非常有经验,比如有些老师看到哭闹的孩子,会把他抱起来。因为两岁多的孩子也非常希望有一个能够照顾自己,给他安全感的老师。如果孩子把注意力或者依恋对象,从家人转变到老师身上,这种入园焦虑就会降低很多。有的孩子一个月左右,可能就会逐渐降低焦虑感和不安全感,有的孩子时间比较长,需要三个月。小朋友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善,经常容易生病,所以很多家长都会经常请假休息,导致生活不是太规律。如果能够坚持去入园,还是鼓励家长把孩子每天都送去,鼓励他,接受他的哭闹,正常地拥抱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建议晚上和周末家长要更多地陪伴孩子。刚入园,孩子在学校里有一些害怕,晚上可以多给他鼓励和拥抱。周末的时候还可以一起去参加亲子活动,来增强他心里的能量和安全感。等到孩子发现他每天都可以去学校,晚上也可以回家,爸妈依然跟自己在一起,他也会逐渐习惯幼儿园的生活,逐渐习惯同学之间的交往。

最后一点,分离焦虑是双方的。小朋友很担心,同时家人也很担心。所以这种分开是家长和孩子都要去学习、锻炼、适应的。相信孩子们会适应得非常好,家长要给他一点时间,给他一点信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