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季节没胃口?支招让孩子爱上吃饭的5个实用小技巧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7日

来源:上海科学育儿指导

眼下天气越来越热,不少大小朋友都出现了食欲下降、胃口不佳的情况,让“宝宝好好吃饭”这件事又平添了难度。即便是在气候宜人吃嘛嘛香的时节,挑食偏食、只吃零食、边玩边吃、还有过敏问题……孩子们的吃饭“难题”也是层出不穷,令家长们既烦恼又无奈。

为了助力带养人们更好地掌握喂养技巧、助益孩子们营养均衡健康成长,“科学育儿大讲堂”特别邀请中国福利会托儿所退休党支部书记、原副所长、中国高级营养指导师曾云皓老师,带来《幼儿分龄膳食,合理烹调同行》专题讲座——试试曾老师给到的实用妙招,让每一次开饭都变成家庭中备受期待、满腹满足的“欢乐时刻”吧!

1.90%家长不知道的“喂养关键期”

孩子饮食习惯的养成存在三个关键阶段:

1-2岁是食物黄金期,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尝百味”而非“吃够量”。此时应让孩子接触天然食材的原味,避免过早添加盐、糖,以免干扰味觉发育。

2-3岁是饮食过渡期,需从乳类为主逐渐转向谷类搭配动植物蛋白,比如软米饭、碎肉和豆腐。这一阶段挑食问题最易爆发,建议单独烹调易消化食物,避免因口感粗糙引发抗拒。

5-6岁则是肥胖高发期,在这一阶段家长不要因为“孩子能吃”就放任食量,过度进食可能导致体重超标率翻倍,埋下代谢疾病隐患。  

特别提醒幼儿园阶段孩子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的根源,往往并非食材不够丰富,而是家庭喂养理念未达成共识。例如祖辈习惯口味鲜美,浓汤泡饭,鱼肉过量,蔬菜过少;父母坚持少油少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理念冲突易导致执行打折扣,最终引发营养失衡。因此,家庭成员统一喂养原则至关重要。

2.2-6岁营养需求与三餐搭配策略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指南,2-3岁幼儿每天需保证350-500毫升牛奶,1个鸡蛋和50-75克畜禽肉鱼类,蔬果100-200克,谷类75-125克,大豆及豆制品5-15克。这一阶段建议单独烹调食物,避免添加零食干扰正餐摄入。

而3-6岁儿童每日需满足350-500毫升牛奶,1个鸡蛋和50-75克畜禽肉鱼类,蔬菜为150-300克,水果为150-250克,谷类100-150克,大豆及豆制品15-20克。可与成人同锅烹饪,但需严格控制油盐量,建议使用限盐勺(每日不超过2克盐)和喷油壶(每餐油量约5毫升)。

2-6岁儿童以“三餐三点”为宜,早餐注重干湿搭配、粗杂粮与细粮的搭配,提供热量充足的主食、适量蛋白质、一定量的蔬果。

早点:牛奶加上饼点是最佳的组合。

午餐:幼儿一日中营养最全面的一餐,菜的花色品种可以丰富多彩。

午点:下午热量的补充,应让幼儿吃得易消化一些,可安排适量的水果。

晚餐:幼儿一日中补充营养最齐全的一餐,吃得清淡一些,品种可以多样化。餐后一小时可安排吃些水果(与午点后水果不同),幼儿入睡前两个小时,可加牛奶作为晚点,有助眠作用。

3.破解挑食难题的实用技巧

许多家长都很头疼孩子挑食的问题,不妨试试下面5种方法:

1趣味改造法

通过创意加工提升孩子兴趣,比如用模具将胡萝卜雕刻成小花拌在饭里、把西蓝花打碎混入肉丸、或将鱼肉裹蛋液煎成金黄小饼。

2参与制作法

可以带孩子一起去超市或菜市场挑选食材,鼓励他们参与洗菜、摆盘等简单劳动,研究发现,参与制作过程的孩子进食意愿可提升40%。  

3混搭渐进法

将孩子抗拒的新食材按1:9比例混入爱吃的食物。小朋友对有异味蔬菜的口味一下子不易接受,可以渐进尝试:蓬蒿菜、胡萝卜、韭芽、韭菜等蔬菜,含有特殊的芳香物质,会刺激我们的食欲,有助消化,而小朋友却视作异味。家长应少量尝试,待幼儿适应后,再逐步增量。例如,可以先烧茼蒿菜肉糜粥,再炒菜给小朋友吃。

4香气唤醒法

用香料调味,通过气味来唤醒孩子的食欲。如用番茄泥调出酸甜口感,南瓜泥增加自然香甜。注意要使用天然香料,避免人工调味剂刺激敏感味蕾。

5饥饿管理法

保持适当的饥饿感能有效提升孩子正餐时的用餐质量,如果孩子一叫饿就加餐,那正餐时间吃不下了,自然就不会好好吃饭了。一般来说,正餐之间间隔4小时,与加餐间隔2小时,饭前1小时禁止零食,能有效改善“吃几口就跑”的现象。  

4.警惕喂养误区,科学搭配食材

家长们还需警惕:在日常喂养实践中,不少常见误区正在无形中影响孩子健康。

1误区一:多吃肉长得好

实际上2岁幼儿每日仅需25克蛋白质,过量摄入会加重肝肾负担。跟踪调查发现,执行推荐量150%的蛋白质摄入(约37克)效果最佳,相当于每天350毫升牛奶,鸡蛋1个,50-75克畜禽鱼肉。

2误区二:营养都在汤里

事实上汤中仅含10%的营养物质,应鼓励孩子吃原食材。可将肉丸、鱼丁搭配蔬菜,如生菜肉丸汤或丝瓜鱼丁豆腐羹,既保证营养,又丰富了品种。

3误区三:多吃粗粮对肠胃好

3岁前建议占比不超过10%,小米、燕麦等易消化品类更适合幼儿,过量粗粮中的植酸反而会阻碍钙铁吸收。

4误区四:保健品、配方奶更有营养

而盲目依赖保健品更不可取,以母乳为例,其中含有的上万种活性成分是配方奶无法复制的。6岁前的儿童以天然食材组成的平衡膳食,即可满足健康生长的需求。  

没有“吃不了”的食材,只有“可改进”的搭配。让孩子从小享受食物多样性,不仅是能令TA裨益一生的健康投资,亦是帮助孩子认识这世界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餐桌教育本质是生活教育,让我们从日常做起,科学烹调、巧处着力,让孩子吃得好、长得好,不止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更拥有懂得与周身环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品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