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令下,召之即战!区城管执法局机关党员干部“抗疫”纪实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09日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长宁区城管执法局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奋战一线,无论身在哪里、无论承担何种任务,他们发扬胸怀大局的无私奉献精神、连续作战的顽强拼搏精神,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冲锋号”,他们用行动传递力量,接力希望,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当好“战斗员”,展现党员干部的勇毅和担当。

“今天有肉吃吗?”

粗茶淡饭,虽苦犹乐。3月30日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徐拎着行李箱开始了带班值守,31日,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韩明和其他8名同志一起驻守机关,作为区城市运行应急队伍落实好安全应急、城管执法等工作。连日值守,物资吃紧,清粥、清汤面、蛋炒饭是留守同志们的“家常便饭”,张徐跟值守人员说,“作为院外单位,不要给区政府添麻烦,有困难我们自己克服”。大家纷纷拿出自备的干粮,相互分享。近期,这支10名“硬汉”组成的疫情防控机动力量接到了支援任务,可能需要半夜集结,他们和衣而眠,等待任务指令的下达。次日,一接到搬运在建方舱医院物资的紧急任务,10分钟集结、20分钟到岗,张徐、韩明同志身先士卒,从早上10点到晚11点,从始到终,带领大家连续奋战,搬进搬出,搬上搬下,共计完成10多车次约6000套物资的转运,与时间赛跑,保证了新的方舱医院当日投入使用。回程路上,一名队员开玩笑,“张局,今天这么累,明天有肉吃吗?”同志们哄然大笑,“少吃点,当减肥”。“苦中作乐”的“硬汉们”相互鼓励,“抗疫的战友情也是从未有过的人生体验”。

“你是宝宝的榜样!”

3月27日,大队案件审理科周晔华接到了一通紧急电话:“区疾控中心急需支援,你是否愿去?”“我愿意!”小周不假思索回答。小周父母已年过六旬,九十多岁的奶奶和他们一起生活,为方便照顾老人,他和妻子把小家安在了父母家楼上。为三位老人和怀孕六个月的妻子采买好了物资,当晚,他就去疾控中心报到了。数据汇总、信息对接、人员转运,来到疾控中心的工作是白天黑夜连轴转。他只能在吃饭的间隙给妻子打个视频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对不起,这次产检我不能陪你去了”,他对妻子充满愧疚,“没关系,虽然小区在封闭管理,但是居委会会帮我们安排,你要安心工作,你是我们宝宝的榜样!”妻子一直很理解小周的工作,即便楼栋有确诊病例,她也选择乐观面对。“我很担心家人,但是只要组织需要我,我就义不容辞!”小周如是说。

“我报名!我参加!让我上!”

一个多星期以来,局党组先后组织六批次党员志愿者奔赴浦东机场、疾控中心、社区等一线,第一时间发出《关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党员干部“走在前、作表率”示范作用的倡议书》,号召基层党员就地参与疫情防控。

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旭,副局长程万霆、方玲姬积极投身居住地社区防疫工作,承担核酸检测秩序引导、抗原试剂发放、物资传递、门岗值守等任务。

机关党员林瑾和丈夫是一对“抗疫夫妻档”,两周的志愿服务做下来,他们对楼道情况“了如指掌”;党员顾景春和团干部陈洁是小区里“行走的后勤保障”,巡逻值守、物资配送,他们“驾轻就熟”;党员严春纲作为支援疾控中心的第一批人员,十几天来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党员周智慧一接到替补通知,即刻收拾行装赶赴疾控中心报到,心里却始终牵挂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女儿;党员朱宏兵、李思蒙、虞黎珺、芮佳华当起了“楼组长小助手”,核酸检测“喊一嗓”、抗原发放“兜一圈”、楼道消杀“做一轮”,每天在志愿者群里接任务成了起床第一件事;团支部书记林文珍是社区“全能手”,这几天,她除了承担常规任务外,还做起了保供套餐采购团长,牵头接单、对接、卸货、发放全流程,直言“比上班还累”;党员陆馨伟、武斌、陈月娥、孙祯亮是社区的“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钉牢在哪个岗位;王伟民、孙文远两位老同志已临界退休,虽不是党员,但仍报名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日送数单物资也毫无怨言。截至目前,我局机关32名党员均在居住地“亮明身份”,机关党员干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78人次,他们既当战斗员、也做后勤员,始终奋斗在战“疫”最前沿。

一个个奔波的身影,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传递着同向、同行的人间温情,展现着城管执法人员的担当精神和坚韧品质。风雨同舟,“疫”路同行。我们坚信,这座城,定能用大爱的“暖流”完胜疫情的“寒潮”。

上海加油!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