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决定搬离的商家对长宁城管执法队员说了这些……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5日
快递站点设在居民楼底楼,为居民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日前,位于金钟路上的一个快递站点决定搬离现址,站点负责人却直夸城管执法队员执法为民......其背后是北新泾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用心探索城管进社区工作机制,倾听群众呼声、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故事。
一般来说,快递站点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搬迁,经营者多少都会有些不情愿。可金钟路上这个站点负责人缘何如此心服口服呢?原来,该快递点安置在居民楼的底楼,碰到网购高峰,在业务量大、派送大件货品多的时候,站内空间就明显不够用了。于是,堆在人行道公共位置的货物占据了不少路面,居民们出行时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踢到或者踩到包裹导致摔倒受伤。
“后半夜,运输快递的小推车频繁进出,卸货声很大,晚上想睡个安稳觉都成了问题。”“不间断的噪声让我们苦不堪言,双层玻璃窗也失去了作用。”......时间一长,居民抱怨声多了,执法队员也收到不少投诉件。
调查是第一步,执法队员开始分时段多次巡查,快递点扰民的症结渐渐浮出水面:一来,随着该站点派送区域的扩大导致业务量激增,不论是站点设施还是管理明显跟不上;二来,站点内包裹乱堆乱放,缺乏合理的分类和存放区域;三来,夜间卸货选址忽略了对周边居民作息的考量。
执法队员记下了这些问题后,并没有简单地采取强制措施,而是与快递站点负责人坐下来深入沟通。
“听下来,快递点也有实际困难,我们便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让他们先试试看。” 执法队员划定了专门的包裹存放区域,确保了公共通道的畅通无阻;与公司协调,调整站点卸货时间,并将夜间卸货点搬至远离居民楼的区域;同时要求他们加强站点的日常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等。
一系列整改优化措施实践下来,周边环境确实改善了不少,居民们也表示满意。
可是,一段时间后,整治效果有所反弹。再找到站点,负责人也为难地表示,优化包裹存放区域、完善门前环境管理等措施他们都尽力做到,可现有的经营场地有限,已无法满足业务量增长的需要,占道堆物和夜间扰民等情况的确难以根治,反复不可避免。
一边是快递点的现实困境,另一边是居民的持续投诉,思来想去,快递站点负责人打算搬离,另选一个更大的经营空间。
于商家而言,如今,城管执法不再是冰冷处罚,而是更具温度和人性化。站点负责人告诉执法队员,从长期发展考虑,搬离现址较为合适。他表示,这段时间里,执法队员坚持跨前一步服务,没有生硬执法,而是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帮忙解决难题,对于这种人性化的执法很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