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城市生活更多新可能 | 媒体视野中的长宁 发布时间:2025-06-28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6月22日,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本届电影节给多个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达49.97亿元。长宁区也围绕区内天山电影院、上海影城两大影院拓展消费场景,从IP文创、夜场夜宵到评委服装、幸福经济,不断激发节展赛事的消费动能,全力展现长宁的文化商业氛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长宁都有哪些精彩亮点~


强化党建引领 深化物业治理


6月25日、26日,《解放日报》头版、《文汇报》头版、《劳动报》要闻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早新闻”栏目、上观新闻、澎湃新闻APP、澎湃新闻、第一财经、看看新闻网、东方网报道:6月25日下午,市委书记陈吉宁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围绕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深入居民区开展专题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陈吉宁来到长宁区华阳路街道陶安小区,察看小区整体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小区业委会主任和物业负责人做了交流,了解售后房小区、商品房小区在以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方面的实践探索和想法建议。陶安小区通过党组织牵头管、专业服务升级管、小区业主自主管,保障居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推动实现“质价相符”、小区环境整体提升。


图片

《解放日报》《文汇报》相关报道


当“票根经济”遇上“电影之城” 解锁城市生活更多新可能


6月20日、21日,新华网报道:自6月13日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以来,“电影+”的消费热度持续走高,其中“小票根”正以破圈之势撬动文旅消费新场景。6月15日,位于虹桥艺术中心的天山电影院人头攒动。在影院客流带动下,一楼咖啡馆的顾客也是络绎不绝。“我们在电影节期间推出特供披萨套餐,凭当日电影票根可以享受全场饮品7折的优惠,饮品的销量也比平时大幅增加。”餐厅服务员介绍。天山电影院今年首次与附近商场展开深度合作,与十余家商铺达成联动,观众凭票根可获得折扣套餐、赠品等优惠,部分商铺营业至凌晨或通宵,为夜场观众提供便利。


图片


光影下的联动,电影之城展活力


6月22日,《文汇报》头版、上观新闻、澎湃新闻APP、澎湃新闻报道: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展映影院“卷”起来了,看电影联动其他文艺生活,形成文艺消费集群。天山电影院联合上海服装集团推出“新中式美学宋锦文创限时特展”能看还能买、收获金爵奖评委们的同款。


图片

《文汇报》相关报道


影迷们的“第五个季节” 上海电影节IP带来消费新体验


6月20日、21日,新闻综合频道“新闻透视”“上海早晨”栏目、东方卫视“东方新闻”栏目、看看新闻网报道:上海影城,至少3公里以内,都能感受到上影节IP辐射力的强大气场。不远处的美食一条街定西路,在电影节期间,每个夜晚都很热闹。电影散场后,来这里与同好们觅一场夜宵,聊聊影片,再好不过。一家主营小龙虾、生蚝鸡的餐饮店,每年电影节,营业额都至少要提升10%到15%。


图片


“一秒入画”如何捕获野生流量


6月23日,《文汇报》要闻版、上观新闻报道:距离上海影城仅5分钟步程的幸福里社区商业项目,提供了一个观察样本。整个项目打造得洋气、养眼。每逢上影节,它都会因为“出片”“港风”“电影感”等标签进入影迷的社交话题。湘西菜餐馆“借碗”的老板陈志强在幸福里开店多年,深谙这股“电影感流量”的潜力。年底,长宁区婚姻登记中心将搬迁至幸福路新址,正对着幸福里街区。这几日,他正同项目运营方商量怎么将湘西的嫁娶文化特色融入“幸福IP”的打造中,以‘幸福’为主题根据自己的业态特色创新产品,形成消费特色、创造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意愿。


图片

《文汇报》相关报道


海岛风情来袭,“玩乐之城”迎宾,城市微度假正当时


6月24日、26日,上观新闻报道:日前长宁来福士迎来八周年庆典,创新性地将热带海岛搬进城市中心。自商场主入口“帆船启航”,至场内“随波逐梦”,再到“美梦延续”百年钟楼梦幻海岛,呈现“乘船-登岛-度假”的海岛旅行闭环。长宁来福士的场内品牌矩阵已经焕新,自今年以来,集结数十家新店开业,涵盖吃、喝、玩、乐多元生活业态,如潮流宠物品牌电力宠物百货,户外运动品牌Salomon、Aigle艾高、ASICS亚瑟士,餐饮美食老墙根涮肉、inkool(创意韩餐/上海首店)等持续入驻,将消费品质融入每处细节,让购物车装满海岛的自在与惬意。


图片


“益企”暖风护航经济“毛细血管”,近期一揽子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落地追踪


6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要闻版、新华社APP、新华网报道:遍布千行百业的中小微企业,被视为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进入6月,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火热开启。日前,位于上海长宁区的黑湖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一场“工业供应链助企增效”对接活动。借助这场对接活动,黑湖科技与华谊集团、中国宝武、上海电气等10余家大型企业的采购供应链或研发技术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探讨合作商机,与部分企业就平台对接达成初步合作意愿。


图片

《新华每日电讯》相关报道


热议“数实结合”“银发经济”


6月22日,《新民晚报》要闻版报道:日前,上海“十五五”开门编规划系列行动中首场不设主题的开放式市民圆桌会举行。来自不同社区、行业和社会背景的市民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聚焦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议题,畅谈对上海未来五年发展的关切和期待。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华院居民区书记葛俊以加装电梯可提取公积金为例,呼吁加大惠民新政宣传解读,优化流程、降低门槛,让好政策真正落地见效。尼泊尔籍医生阿思势表达了优化国际人才服务体系的愿望,“希望服务更便捷,体验更友好,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汇聚上海”。


图片

《新民晚报》相关报道


血型不分国籍,爱心没有边界


6月24日、25日,《文汇报》要闻版、上观新闻报道:最近公布的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中,上海和睦家医院尼泊尔籍外科医生阿思势(Ashish)荣获“最美志愿者”。作为此次唯一上榜的外籍获奖者,他创立的血缘(Bloodline)献血组织已汇聚2500名国际志愿者,为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患者开展生命救援。在上海,包括阿思势在内的许多外籍志愿者,用自己的小爱融入城市大爱。比如,在长宁区,古北太太慈善义卖活动成为中外居民融合交流、践行公益的重要平台,300余家爱心企业、人士募集善款和物资近15万元。


图片

《文汇报》相关报道



资料来源于上述媒体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