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专版报道:长宁直播经济 赋能百业 链达全球 发布时间:2025-10-29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10月29日,《解放日报》以《长宁直播经济 赋能百业 链达全球》为题在第8版进行专版报道:作为上海首批直播经济集聚区,长宁区正凭借时尚消费品品牌集聚的优势,加速推动直播经济与多维产业的深度融合。从地标景点到时尚空间,从网红打卡地到演艺场馆,各类特色直播场景,让每一场直播都成为展现长宁魅力的舞台。


《解放日报》相关报道


伴随《长宁区推动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监管护航的不断完善和生态伙伴的持续扩容,长宁提出“打造时尚消费为引领的直播经济集聚区”的定位目标,正加速培育直播全产业生态,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直播电商的首选地、直播产业服务的创新地、直播经济产业链的集成地。今年1—9月,长宁区直播网络零售额超600亿元,占全市比重近20%。


迈向“十五五”,长宁将持续传递直播经济赋能百业、链达全球的特色定位,加速形成辐射长三角、联动海内外的电商经济生态圈,引领直播经济的规范发展、直播人才的职业化建设,让长宁成为全国直播经济的首选地、创新地、集成地,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特色城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锚定五大任务 夯实产业根基


2024年9月发布的《上海市推动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长宁区将重点推进建设直播经济集聚区。一年多来,长宁以“平台经济、时尚消费、直播人才”三大核心关键词为引领,扎实推进“加快主体培育、优化产业生态、加强要素保障、支持直播经济走出去、引导规范发展”等五大方面的主要建设任务。


从产业积淀看,长宁建设直播经济集聚区的基础优势鲜明。2016年6月,上海市政府批复,在长宁区设立上海首个“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9年来区域产业能级持续提升,集聚了以拼多多、携程、百秋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企业。电商头部平台的集聚效应,助推长宁截至去年底已有33家亿元级电商交易平台,2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7家上海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长宁区内的电商服务机构深耕专业赛道,汇聚了以乐芙兰、瑟尚等为代表的直播服务机构,以百秋、乐麦等为代表的直播电商代运营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上下游直播生态链。2024年,首批上海市直播电商基地“尚街·创邑Space”通过复评,百秋“容么么数字中心”获评新一轮直播电商基地称号,进一步夯实了长宁的直播经济产业根基。



时尚品牌云集的特色,也为长宁的直播经济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在“上海市时尚之都建设示范区”的影响力下,长宁区逐步云集了200余个时尚消费品牌。


其中,既有新百伦、李宁、地素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也有构奇、摇滚动物园等国潮新兴品牌,还有和路雪、清风、俊小白、浴见、形里等生活快消类品牌。以爱特思、李宁、亚瑟士、纷布、羊织道等为代表的服装服饰企业,以贝泰妮、构奇、森田药妆等为代表的护肤美妆企业,还有以霸王茶姬、纽仕兰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企业,都通过在淘宝、抖音、拼多多等平台或品牌官网、官微以自播或代播等模式,拓展了品牌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新渠道。


拓展四大场景 激活融合生态



近年来,长宁持续扩展直播经济的渠道应用场景。区商务委围绕电商促消费活动,去年以来组织帆书、李宁、三顿半、内外、春秋等区内知名时尚品牌集结愚园路举办快闪直播,“LOOK长宁·愚园直播ING”“11直播月”特色主题活动等在线上线下均吸引大批消费者,展现愚园路作为直播特色街区的活力,也串联了沿线历史文化资源,打通了线上线下的消费新模式。


“长宁的城区氛围非常时髦,不论是愚园路还是上生·新所附近,都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特色小店、品牌商户,因而聚集了很多与我们品牌契合的消费受众,这也是我们落地长宁的重要原因。”本土美妆品牌“Girlcult构奇”的年销售额已近4亿元。原本专营线上电商平台的构奇,今年4月在愚园路“故事商店”开设线下体验店后,吸引了众多不同年龄层的客群,让品牌对打通线上线下销售链路、优化品牌直播方式都有了新的思考与布局。



今年以来,长宁区还组织了拼多多、百秋、携程、春秋等区内企业参加“2025上海网上年货节”“2025年上海市双品网购节”与“2025丝路电商过大年”等市级电商促消费活动。在“2025品牌高峰论坛暨品质直播时尚消费盛会”上,10家行业机构、电商平台、直播服务商及品牌直播电商代表组建了“长宁直播经济合作伙伴”将持续为长宁直播经济凝聚创新力量。



为此,长宁区还发布了“线上线下融合消费直播”“品牌消费直播”“国补直播”“跨境消费直播”等四大直播场景,以“直播PLUS+”模式为切入口,让“品牌+直播”“运动+直播”“文化+直播”“旅游+直播”“内容+直播”“时尚+直播”推动区内文旅商体展绿的深度融合。李宁、乐麦、春秋等一批知名品牌与企业纷纷展示出了直播应用场景的魅力百态。


作为口腔科技新国货的代表品牌,俊小白聚焦新材料等前沿技术在消费品领域的转化,品牌在各大头部直播平台以及线下超商均有充分布局,并形成了数百人的自有直播团队。企业负责人坦言,对刚起步的品牌来说,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并非每个环节都能充分了解相关政策。“长宁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及时给予我们在合规经营、直播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企业少走很多弯路。”


目前,长宁区内的时尚消费品代表性品牌已超200家:服装领域有人们熟悉的Bananain蕉内和新晋国货品牌三只小山羊;消费品类代表有聚焦高端身体护理的浴见;餐饮品牌有知名的霸王茶姬、三顿半、塔斯汀;青春经济领域有宠物赛道的派特鲜生、卡牌赛道的万代;科技领域有爱奇艺、愚见·观池、聚焦XR技术的沉浸东方等;大热的户外赛道则有Haglöfs火柴棍、XOSS行者、UTO悠途。此外,京东电器、博世集团、Brother兄弟(中国)等知名品牌也通过各大直播平台走出全新的消费范式。


创新监管服务 优化发展环境


国潮高端行李箱品牌“形里”,经过半年多的线上渠道开拓以及全国线下经销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在全国开设了50多家线下体验专柜。企业负责人说,从电商迈入线下实体商业的转型过程中,长宁区给予品牌从登记注册到落地经营的全流程免费规划指导,区商务委积极为企业推荐了在上海时装周的展位和走秀资源,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营商成本,能更加专注于产品研发。


“十四五”以来,长宁持续加强政策引导与行业自律相结合,鼓励直播行业生态的正向发展。


在政策规范上,2024年发布的《长宁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在“互联网+”政策中设置直播电商条款,支持电商模式创新及渠道扩展。


在标准引导上,长宁区牵头制定了上海首个直播行业团体标准,规定了电商主播直播过程中涉及的不同环节直播用语的要求,包括直播开场与结束用语、直播互动用语、商品和服务宣传用语、公益宣传用语等四个方面。区商务委开展“品质电商直播间管理规范标准”的试点先行,支持百秋、春秋、内外等更多企业参与上海市地方标准的制定。



在监管服务中,一大亮点是区市场监管局建设的上海首个“直播带货全流程智慧监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直播多模态内容的审核,通过采集直播间视频、语音、带货商品、主播信息等展开实时监控。同时,在企业建立直播监测点,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对74个直播间进行实时监测。长宁区还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监测评价中心合作成立直播监测分中心,以市区联动协同筑牢直播经济的“防火墙”。


围绕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产品功效、商业诋毁、价格欺诈等易发违法行为,长宁区持续加大网络不正当竞争、价格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有力维护了区域的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搭建智慧平台 赋能全球布局


今年,长宁进一步加大上海品牌“走出去”的支持力度,推动愚园路时尚消费特色借助“街区出海”的形式,在赴日本大阪参加上海制造佳品汇时大放异彩。这背后离不开长宁区持之以恒助力本土品牌“出海”、扶持本土电商品牌拓展海外市场的决心。



一方面,长宁区商务委紧抓“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建设契机,去年以来推荐拼多多、携程、百秋等8家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重点企业,拼多多、携程和飞书深诺成为上海市丝路云品联盟首批成员单位,为推动长宁的电子商务国际交流合作注入了新动能。


去年4月,长宁正式启动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设立了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工作站,并成立上海首个海外检测认证服务平台,10家检验认证机构作为首批检测认证服务商签约入驻。由区司法局牵头65家律所成立律师业营商合作伙伴,拼多多、东航物流、金杜律师事务所、建设银行、上海市跨境电商协会、得斯威等成为首批“企业出海专业服务商”,大虹桥—中欧企业跨国交流平台等功能不断做强。


今年,由长宁区商务委、区东虹办和阿里巴巴国际站、英格卡购物中心等四方共建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正以智慧平台功能将集聚区综合实力推上新台阶。平台凝聚了阿里巴巴国际站24年的数字外贸实践、全球跨境贸易分析和全新AI技术,涵盖出海全链路服务(路演)、AI互动体验、政务服务、标杆企业出海展示、虹桥出海沙龙(培训)等功能板块,助力虹桥企业出海总部集聚区建设。


通过打造“虹桥出海沙龙”品牌,长宁正持续开展专业化、系统化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助力企业提升对接海外资源、降低出海成本的能力。2024年至今,长宁区已与阿里巴巴一达通、上海跨境电商协会等举办40余场在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活动。今年3月,长宁与阿里联合举办“与AI同行,跨无止境·2025数智出海未来大会暨企业出海总部集聚区共建签约”活动,线下约3000人参加,线上影响力超过百万人次。


强化职业引育 构筑人才高地


直播人才的引育与培育,也是长宁建设直播经济集聚区的重中之重。


长宁区人社局作为专业部门,对网络主播人才的培养给予了大力支持。早在2023年6月,百秋尚美就经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备案通过,正式成为上海市用人单位技能等级评价机构。2025年,长宁区指导百秋尚美集团开展全媒体运营师、电子商务师(网商)用人单位技能等级评价,659人获得高级工证书。以全媒体运营师和电子商务师等高级工为例,百秋每年都会培养1000人次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帮助企业培养了一支产业从业者的骨干力量。


近年来逐步兴起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是一种“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截至今年9月底,长宁全区已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571人,指标完成率居全市前列。长宁区紧紧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急需产业,以及长宁区的航空服务、“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时尚创意等重点产业,积极动员东航技术、百秋新网商、春秋航空等重点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百秋新网商将新型学徒制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为每位学员配备了专属导师,并定制化设计培训课程。通过学徒制发掘有潜力的员工,百秋帮助一批人才从“新手”成长为“能手”,并为企业的核心岗位储备了扎实的后备力量。目前,百秋尚美已进行电子商务师新型学徒制培养,第一批40名学员已开课。


此外,2023年起,百秋新网商还在上海市人社局的指导下,成为区内首个电子商务师(网商)、(三级)职业等级评价机构。其间,公司逐步引导员工形成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意识,共组织了20余场评价工作,颁发超过1000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资料:解放日报

编辑:陈   莎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