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丨长宁这家“爱心助聋门诊”开诊三年啦! 发布时间:2021-12-10

今年是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爱心助聋门诊”开设3周年,3年来在每周三下午,听障患者能在这里享受到“一站式”就医服务,医院专门配备了手语翻译和全程志愿者导诊,使近4000人次听障患者在这里得到了帮助和治疗,该门诊因此也成为长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品牌项目之一。

 

下午1点40分,金女士来到光华医院延安西路院区,在门诊一楼“爱心助聋门诊”候诊处,金女士停了下来。

 

1.jpg

 

看到停步的金女士,光华医院“爱心助聋门诊”专职手语翻译梁文颖迎了上来。一番手语交流后,梁文颖了解到金女士的需求,帮她挂了手足外科的号,并陪伴她来到诊室。

 

看到梁文颖的陪伴,手足外科孙卿医生会意到病人是聋人。

 

2.jpg

 

与金女士手语交流完,梁文颖向医生转述了她的病情:几天前,骑车时不小心摔倒,膝盖和右手受伤,尤其是右手拇指根部的疼痛一直不减。

 

看过患者的X光片,孙卿医生认为片子中显示的影像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有出处,建议金女士再做一个CT片。于是,梁文颖又陪着金女士进行完CT扫描后再回到诊室。

 

看过CT影像,孙卿医生为患者做出诊断:右手轻微骨折,不需手术治疗,但是要戴6周腕托,除了洗手洗澡都不要摘下。

 

腕托是什么?哪里才能买到?金女士的问题又来了。

 

经过孙卿医生的推荐,梁文颖帮金女士在其手机上打开了某购物网站,查询到该件商品信息,选择了合适她的尺寸后帮她下单。

 

一个小时的就诊时间匆匆而过,走出诊室前,金女士一遍遍地用手语向梁文颖和孙卿医生说着“谢谢”。

 

“一些聋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聋人不识字,如果没有手语翻译,我们是完全无法和患者沟通的。”这是光华医院中众多接诊过聋人患者医生的共同心声。

 

目前,光华医院助聋门诊项目已横向拓展至多家医疗机构。在未来,如有患者需要,可在2小时内由手语志愿者陪同转诊;去年12月,光华医院还协助区域内其他医院新设助聋门诊点,为聋哑患者又增设一个便捷就诊流程。项目纵向也已与区政府、中国电信签署战略合作计划,今后通过同步手语翻译平台为听障人士在医疗及其他各项社会服务中提供沟通便利。

 

助聋门诊六大运行亮点

 

亮点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志愿者招募、培训、上岗到资金管理制度完善。

 

亮点二:完善预约服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双通道预约服务。

 

亮点三:成立青年志愿者队。项目同时邀请全国劳模等榜样,开设志愿者主题讲堂,提升了百余名90后青年的志愿服务精神。

 

亮点四:配备医疗专家团队。开展延伸服务,邀请卫生专家隔周推送健康科普知识。同时为了照顾到不能完全接收新媒体的方式的患者,我们每月一次在院内进行现场手语健康教育;印制纸质医学科普手册,刻制“光华关节养生操”光盘,免费赠送给听障人士;.不定期在院内、区中心绿地和街道举办大、小型助聋义诊活动。

 

亮点五:全程陪同传译。分诊、挂号 、就诊、收费、检查、取药全程志愿者一对一陪同,同步手语翻译,让患者就医不再难。

 

亮点六:增设手语培训。邀请手语老师开展专业的培训。目前项目志愿者已基本掌握日常门诊用语手语表达,方便在就医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文字/图片:赵 立

编辑:毕扬静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