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声印语》雕刻艺术展在长宁开幕 发布时间:2023-02-25

2月25日,《砚声印语》雕刻艺术展在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幕,汇聚了老中青三代雕刻艺术家的精品力作。以砚雕、印雕为轴线,带观众们一起深入挖掘雕刻艺术的历史文脉。


展览现场,参展的砚台作品造型各异,纹理清晰,工艺精湛,同时又充满了时代气息和创新意识。印章作品则展现了篆刻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既有典雅庄严的玉印,也有古拙质朴的古玺,朱文白文兼具。


1.jpg

2.jpg


砚刻与治印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源远流长。其中,砚作为传统文房四宝之一,古人取石为砚,啄刻成案头美物,尤其砚名、砚识、砚款的出现更是为其注入了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有深厚的审美内涵。砚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复杂工序,包括选材、开凿、雕刻、磨制等,每一块砚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


印章雕刻则融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为印章赋予了独一无二的人文气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篆刻是以刻凿的方式将文字或图案刻在印石上的一种技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和周代的甲骨文和金文时期,当时篆刻主要用于印制礼器和官方文书。在之后的秦、汉、唐等朝代,篆刻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成为文人墨客们表达自我情感和思想的方式之一。篆刻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每一枚印章都是独一无二的,代表着篆刻家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此次展览邀请了我国一流的雕刻艺术家李铁民和徐谷甫,通过他们精湛的雕刻艺术,展示砚文化和篆刻艺术的内涵和特色。


3.jpg


李铁民是海派砚雕大师,其作品造型新颖、富于创意,刀法精湛、细腻,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邃内涵。他所雕刻的砚台具有高度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徐谷甫是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画家、篆刻家的杰出代表,第三代鸟虫篆传承人。鸟虫篆是篆刻中的一种独特风格,以其清新、灵动、别致的特点而广受欢迎。徐谷甫的鸟虫篆作品,以笔墨疏朗、造型传神、构图精巧而著称,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型书法、篆刻比赛的奖项和荣誉。


4.png


与此同时,雕刻界年轻一代的中坚艺术家吴宝平的作品也在本次展览中展出。在艺术创作中,吴宝平注重艺术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力求将自己的创意和理念完美地呈现出来。他善于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和媒介,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其作品充满艺术的张力和个性,以其创新的思维和卓越的技巧在艺术界独树一帜。


除此之外,还有李学江、曾安平、符海丽、钱柏帆、陈尹然、闫亚峰和肖子瑄等一大批青年艺术家参加此次展览,呈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展览将持续至3月5日。


地址:北渔路95号   



图片来源于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撰稿/摄影:甘力心

编辑:毕扬静

责编:李晶莹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