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静溦:看到患者在我们研发的药物帮助下获得临床受益,这一刻是最有成就感的! 发布时间:2024-07-17

在长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数劳动者们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今年,长宁共有21个集体和个人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为了进一步诠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内涵,长宁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总工会推出【劳动者风采】系列报道,展现劳动者的精神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赞歌。



涂静溦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上海赛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细胞药物研究院 项目经理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生物细胞药物研究已成为医学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推动这一领域前进的,正是一群默默奉献的生物研究技术人员。上海赛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涂静溦自入行以来,凭借着对生命健康事业的追求和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迅速成长,工作数年时间,便在细胞药物研究领域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涂静溦毕业于中国台湾的某医药大学,她告诉记者,其实在本科的时候,她学的是药用化妆品专业,大学期间因为成绩优异,被学校保送进入药学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2018年研究生毕业后涂静溦进入赛傲生物,她选择了自身所擅长的科研方向,致力于细胞药物技术研发和临床转化工作。


在赛傲生物工作期间,涂静溦先后研发建立了滋养层体系NK体外扩增高纯高效制备技术、双病毒特异性T细胞体外扩增技术平台及通用型VST冻存制剂生产工艺。据涂静溦介绍,病毒特异性T细胞(VST)在人体内含量极低,国际上经典制备方案用时长且采血量大,为此,通过文献阅读和技术研发,她带领团队共同建立了VST体外制备技术,仅需30ml外周血即可在2周内实现VST体外大量扩增,另外通用型VST冻存制剂工艺可实现制剂预生产,临床提交需求后2—3天内即可完成细胞回输,满足临床时效性需求。此创新工艺共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研发技术成果获上海市科委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计划立项,课题入围第十一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并获优胜奖。经过长期持续的优化后,该技术现已完成向GMP生产部门的技术转移,实现了科学创新成果落地应用,相关临床级细胞产品可填补国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病毒感染治疗方案上的空缺。


“生物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治病救人,每一个项目从研发到临床实验,再到成果转化都需要经过复杂而严谨的漫长过程,当看到患者在我们研发的药物帮助下获得临床受益,这一刻是最有成就感的!”涂静溦说道。



在涂静溦看来,毕业后选择进入赛傲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这里有一支非常专业、权威的团队。“团队有很多在业界非常出名的教授、科学家,以及在领域内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这些年一路走来,我能够迅速地成长,离不开这些老师的帮助。”涂静溦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首席科学家何志颖教授和免疫总监董强刚教授都给予了很多指导,教授们丰富的学识、对科研的热忱和敬业的态度,激励着我以他们为榜样,在工作岗位上做到更好。”


虽然有权威专家的指导,但是很多工作上的细节都需要涂静溦自己摸索,做实验、写方案、申报材料......其间遇到许多难题都没有先例可寻,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凭着对科研工作的一腔热忱,将困难一一克服。因此,数年的时间,90后的涂静溦便从一名实验人员成长为项目组长。涂静溦说:“工作的这几年感觉很充实,尤其是看到项目取得成果的时候,感觉之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五一劳动奖章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自身努力的认可,还是公司对我栽培的体现,鼓励我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谈及未来的规划,涂静溦表示,目前除了忙着手头上推进的几个项目,自己也在一边计划完成学业的深造,“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且细胞药物研究也在近年来为重大疾病患者的治疗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从事这份职业需要深厚的学识支撑,因此提高科研水平,对行业风向有更强的敏锐性和感知能力是我下一阶段的目标,希望在这一领域获得更多的提升,未来更好地投身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赛傲生物于2010年成立,公司专注于细胞药物研发和生产、细胞医疗技术研发及转化、细胞制备及存储技术服务。公司目前与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合作项目,并开展了多项干细胞与免疫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在多种疾病上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潜力。公司研发的自体脂肪干细胞存储技术在抗衰老、疾病治疗、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等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相对于传统的吸脂技术,其仅需在人体皮下采集1颗黄豆粒大小的脂肪颗粒,即可满足终身存储要求,有着低风险、低痛感等众多优点。



部分图片来源于赛傲生物

撰稿/摄影:孔建宏

编辑:程   前、胡艺馨(实习)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