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卿:传承优秀文化的小小“先行者” 发布时间:2024-09-20
她在传播优秀文化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凭借着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成为文化传承的“先行者”,并荣获2022—2023年度长宁区中小学生十佳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传承文化好少年”称号。她就是来自延安初中的张彦卿。本期“长宁新时代好少年”,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坚信“文以载道”书写社会故事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张彦卿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她常深入社区,以小见大,尝试探求社会治理体系优势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2020—2022年,张彦卿多次到虹桥街道,在那里,她听说了街道对口援助云南绿春的故事,并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张彦卿也参加到街道组织的一些义卖、捐赠等活动中。“当我知道绿春小朋友们用上了我们赠送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感到很自豪,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心。”张彦卿说的文章,正是她后来撰写的——《礼物》。她结合自己参加的活动和收集的各方素材,以独特视角,从一场家庭晚餐上的讨论引出虹桥街道与绿春两地携手同心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张彦卿说,自己要有“文以载道”的精神,用自己的声音,为那些为了大家美好生活而默默奉献、全勤付出的人和事鼓与呼,让正能量传递下去。文章最终也在“雏鹰杯”红领巾说新闻挑战赛活动中获上海市优秀奖。
2023年暑假,张彦卿为深入探究“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含义,又到多个老旧小区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问卷调查等了解各小区今昔对比。她也从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知半解,到切身体会“让公共事务做到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让居民的意见被听见、被尊重、被传递”,该调研还获得了第六届未来媒体人创意实践活动上海市三等奖。
用点滴的力量推动文化自信
张彦卿一直很喜欢具有民族风的文化载体,不仅常常学习认识,更热衷于传承与弘扬。
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会跟随白居易、苏东坡的诗词,去杭州一窥踪迹,在北山街与非遗匠人了解“西湖稠伞”的制作工艺;去让人一眼万年的神都洛阳,见一见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的卢舍那像,感受唐三彩之美……“当我亲眼看到诗词歌赋中提到的这些事物时,一种跨越时空、和古人心意相通的感觉油然而生,就像他们忽然出现在我眼前,微笑着和我打招呼,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张彦卿说。
平日里的张彦卿,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在各种场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张彦卿参加了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并获得上海地区一等奖和华东区一等奖。比赛中,她先后讲了“敦煌”“黄河”“紫禁城”“嫦娥奔月”等主题故事,以“让老外听得懂”的方式,在中外评委面前生动演绎每一个故事。在此期间,张彦卿查阅了大量的文章、史料,让自己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感悟古人的精神脉搏,从中汲取中国智慧,让自己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让外国友人更好地认识中国。“比赛更加激发了我对祖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引导我们青少年要做好文化的‘传承’。”
今年夏天,学校与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组织的“中美加文化交流活动”中,张彦卿又作为志愿者,带着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生进行校园参观,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帮助他们开展书法体验,让外国友人对汉字书写艺术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他们也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碰撞的灿烂火花,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张彦卿如是说。
图片来源于区文明办
撰稿:陈容超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