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初级中学注重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发布时间:2025-04-27
在市、区中小学校党组织“攀登”计划申报创建工作中,长宁区各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创新工作载体和方法,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一起来看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的特色育人实践→
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以下简称为“天山初中”)作为长宁区中小学校党组织“攀登”计划“特色学校”培育创建单位,立足理想信念教育,以“强化思政引领,培育理想信念”为目标积极创建大思政课品牌,通过创新“党政融合、课堂学校内外结合、家校社联合、与学生生命成长相契合”的“四合”模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大思政育人体系,激发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步入天山初中的校园里,就能看到革命烈士刘胡兰塑像,这是每一位天山初中新生入校必参观的校园经典在地红色资源。数十年来,这座由天初校友亲手创作的塑像,还有塑像上铭刻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时刻激励着天初学子,成为学校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一座精神地标。
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实践中,天山初中探索出了一条大思政育人的特色路径。学校用课程的观念来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建设起党建引领的“阳光空间”大思政课程,除了学科教学和专题教育中渗透的思政元素,课堂、学校内外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职业体验、志愿服务、学工学农、场馆行走,也成为了良好的活教材,全面发挥思政育人功能。
近期,学校精心开展了“红色故事我来讲”系列活动,通过红色故事讲述与外滩—南京路红色寻访实践相结合,让少先队员们深刻领悟革命历史的沉重内涵和民族精神的力量,从而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我们希望用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培育自律、自省、自信、自强的天初少年,更使其在未来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天山初中党支部书记季晓军介绍。
走进校园,一系列实践体验空间也为党建引领下的大思政育人持续赋能。天山初中积极整合现有红领巾大厅、机器人实验室、地下室民防馆、刘胡兰纪念像、生境花园跨学科项目实践基地,分学科主题,室外室内相结合,建设“航天征程”“国之脊梁”等多个可供教师实地教学或学生自主探索的实践体验空间。未来,学校还将立足“数字赋能的大思政生态空间建设”项目,依托学科创设人工智能实践体验空间,围绕诸如材料学、航空航天技术、微电子以及虚拟仿真技术、军工技术等前沿科学,打造多样化虚拟教学应用空间和场景。
这样的育人实践背后是一支强有力的教育共同体。长期以来,天山初中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通过家校协同、校社共建、资源联动、监管指导四维联动,构建了“一核四维联动”治理体系。同时,学校还联合家委会、关工委、街道社区、社会场馆等多方力量,打造出“三联四共健康教联体”,通过目标共识、过程共力、资源共享、问题共商的方式全方位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家长体验校园生活提供监督建议,榜样走进课堂担任“社会导师”,社区开放实践基地提供支持,各方定期共商育人方案,共同解决校园安全、校园防欺凌、家校矛盾等教育难题。
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从学校治理到教联体共育,天山初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大思政课不断突破传统课堂的边界,成为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浸润的生动实践。
图片来源于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
撰稿:何郁柠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